饱而知人之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原文】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殿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晏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

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③堂侧殿:堂,朝堂。殿,台阶。

④逸:安乐,安闲。

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译文】景公在位时,雨连续下了三天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白色狐皮大衣,坐在厅堂一侧的台阶上。晏子入宫进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真奇怪啊!连续下雪三天,然而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

【成语】饱当知人饥【注音】:bǎo dāng zhī rén jī

【释义】:自己吃饱了,应该知道还有人饿肚子子。

【释义】①吃足;无饥饿感,跟“ 饿 ” 相反:饱餐一顿|酒足饭饱|吃得饱,穿得暖。②使满足:大饱眼福。③达到最高限度;充分:充足|饱学之士|饱经风霜。

【阅读训练】1.选出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项。

(1)A.饱而知人之饥

B.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

C.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D.五谷不收谓之饥

(2)A.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B.蹇叔之子与师

C.与嬴而不助五国

D.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2)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3.品味文章,请思考晏子对景公的这番陈说,是随机而言,还是心中早已有意?为什么?

4.晏子的谏言中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

5.从全文看,景公是一个_________的国君?

【参考答案】1.(1)BCD(B:指荒年/C:偏义复词,偏义与“饥”,指荒年。/D:指荒年。)

(2)AD(A/D:给予/B:参与。/C:交好。)

2.(1)景公披着白色狐皮大衣,坐在厅堂一侧的台阶上。

(2)真奇怪啊!连续下雪三天,然而天气不冷。

3.晏子早就有意进谏,乘天寒,入见景公才随机而进言。这从晏子之言严谨而雄辩可看出。

4.排比 使谏言语意集中,文气酣畅,加强了说服人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