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择时理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996年stein在其论文《非理性世界的理性资本安排》中首次提出市场择时假说(market timing hypothesis),即在股票市场非理性导致公司股价被过分高估时,理性的管理者可能发行更多的股票以利用投资者的过度热情;反之,当股票价格被过分低估时,管理者可能回购股票。

2002年Baker和Wurgler在其开创性论文《市场择时与资本结构》中首次明确提出市场择时理论:市场价值高时(由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比衡量)融资的公司杠杆低,而市场价值低时融资的公司杠杆高;过去市场的价值对于资本结构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无论是以账面价值还是以市场价值来衡量杠杆还是否包括其它的控制变量,这一关系都是明显和持久的。市场择时理论的核心在于:市场择时通过净股票融资长期影响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历史股票市场择时的累积结果。[1]

市场择时理论质疑了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的解释能力,使学者们对资本结构的决定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