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仿黄公望山水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董其昌仿黄公望山水卷

董其昌仿黄公望山水卷

《仿黄公望山水》卷,明,董其昌绘,纸本,水墨,纵25.7cm,横207cm。

自题:“丙辰首春写黄子久笔意。时有明州闻尚书家藏子久图,客以见授,因略仿之。玄宰。”钤“董其昌印”。丙辰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鉴藏印钤“顾子山秘箧印”、“愉庭审定”、“宜子孙”等。

董其昌对元代山水名家黄公望的艺术极为赞赏,认为“元季四大家,以黄公望为冠”。他广泛搜集黄公望的传世画作,自言“黄子久画,以余所见,不下三十幅”,如其藏有黄氏的《富春大岭图》、《天池图》、《浮峦暖翠图》及《临溪书屋图》等。他对所得黄氏作品悉心体会,描摹不倦。此图便是董其昌62岁时临仿黄公望笔意创作的山水画精品。

图中峰峦绵延,于高低错落中显现出逶迤起伏的节奏感。在移步换景的设陈布势及草木树石的勾描笔法上均可见董氏对黄公望绘画艺术的传神表达。近景形态各异的树木相互遮掩地生长在凹凸不平的坡地上。树干以墨线双勾,用淡墨或皴或晕,增强了其明暗效果及立体感。树叶的表现更为丰富,有的以侧锋卧笔大点横贯,有的用浓淡墨相互交叠,有的直接落笔画线成叶,有的则以细线双勾成夹叶状。画家笔下的树木山石不重形貌而重其内在的神韵本质,同时笔墨的自身韵味也成为画家自觉的追求,这些都表现出明代晚期山水画的美学特征。

撰稿人:李湜[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