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龙

姓名:赵云,字子龙
籍贯 [冀州]常山真定 [今河北正定]
容貌 身长八尺 姿颜雄伟
官至 镇东将军 永昌亭侯 谥曰顺平侯
子女赵统赵广
赵云 - 简明历史传记赵云开始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阪坂恶战中保护刘禅和甘夫人脱险。刘备西征时,赵云截江夺回了后主刘禅。后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攻打江阳、资中一带,完成了对成都西南部的包围。汉中争夺战中,赵云以微弱兵势设伏,使曹军撤退。建兴六年,赵云随诸葛亮北伐,在斜谷之战成功吸引了曹真主力,使得诸葛亮顺利夺取了凉州三郡。后云以兵力差距输给曹真,但是由于他和邓芝领兵固守,没有造成蜀军大败,战后赵云请求自贬。建兴七年,卒,后追谥为顺平侯。
赵云品性忠良,直言敢谏,曾力劝刘备将本打算赏赐功臣的土地还与百姓。在刘备伐吴前,又进忠言,劝刘备以国仇为重、私仇为轻。在对他的谥书中,强调了他有贤者之风,能体恤民情,慈爱百姓。其高风亮节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赵云故里邢台临城是赵云的故里。 三国名将赵云,字子龙,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赵云“长板坡单枪匹马救阿斗”更是留下了千古绝唱! 据临城明清时期地方史志记载,在临城县一共有三座赵云故里碑。综合考证临城的古代民间传说、赵云后裔的家谱记载、四川武侯祠的记载、赵云故里碑的记载,可以断言:赵云确系河北临城县澄底人。
赵云的历史评价▓刘备:子龙不弃我走也。 《云别传》
▓别传: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云别传》
▓刘备: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云别传》
▓刘禅: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 《云别传》
▓姜维: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 《云别传》
▓陈寿: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三国志·蜀书六》
▓杨戏: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三国志·蜀书十五》
以上是《演义》中关于赵云的一些内容(经过了艺术加工,真实性有待考证(基本不可信),再看看史实吧。
赵云自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可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阿斗确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史书虽没《演义》写得那么玄,但赵云救阿斗不是虚构的。进军西川,是赵云第一次没随刘备行动而留守荆州。可就是这次留守,他又干出了另一件大事,即“截江夺斗”,也是史有明文的壮举。两次三番救了后主刘禅的小命,赵云对蜀汉的汗马功劳还小么?可刘备得了西川后,对赵云就再没重用了。
定军山之战,主谋是法正,而“亲冒矢石”强攻定军山的是刘备本人,赵云根本没上第一线。
一出祁山,赵云也没当先锋,与邓芝领偏师出斜谷策应主力。街亭失守全线大败,而“云与邓芝勒兵徐徐而退,不致大损。”《演义》中的“不损一人一骑”是罗老先生给英雄带的花环。而战后孔明上表检讨,自贬三级,有功无过的赵云却也糊里糊涂地跟着被贬了级。直至去世,赵云也未获封侯。
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门阀制度”有关。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门阀制度也受到冲击,但其生命力极为顽强。袁绍贵为十八路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决定因素。三国之中,曹瞒对门阀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称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战将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韦、许褚是草莽豪强,徐晃、张辽、文聘是降将。而刘备早期无人可用,顾不上讲究门第。但卧龙一到,这套玩意儿就又活了。魏、蜀、吴三国,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是最明确的,赵云也就倒霉了。同时,孔明的任人唯亲,也是史有定论的,马谡、杨议就是例子。难怪在孔明当政的后期,蜀汉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了。
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诸位知道领衔的是谁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
历来读史之人有“汉家待功臣薄”的感慨,汉高帝刘邦,杀死了韩信、彭越、黥布;汉武帝时有飞将军李广的悲剧。到了最后三分之一的后主时,赵云好歹还是寿终正寝的。
《演义》上写刘禅闻赵云死而大哭,又是罗老先生加的花环。那时的刘禅,早把救过他两次的赵云忘得一干二净了,连点“悼念”的意思都没有。到得后来,不知道怎地又想起救命恩人来了,在给别人封侯时顺带也追封了赵云。可赵云要是知道追封的事,准得气得在坟墓里诈尸不可:那时距蜀汉亡国还剩下不到三年了!
刘禅根本就是忘恩负义,在追封时没有追封赵云,据姜维等人力争,才给赵云封了个顺昌候,爵位在关张马黄之下.
刘备在得到了汉中之后,封了四大将军,前将军关羽,左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没有封赵云.因此在三国历史中,蜀国没有所谓的五虎上将,只是陈寿将其五人并在一传,因此民间才有五虎上将之说,而罗贯中喜欢赵云的忠义,因此才在演义中大大地吹了一番.
终上所述,赵云历史上并没有常胜将军之词,只是没领过大军进行作战,其中原因和不受重用有关,但谁又能保证和能力无关呢。武力之词本不存在,大军之中何来单挑一次?
歇后语
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长坂坡上赵子龙—————单枪匹马
中国散打王 赵子龙绰号:无敌风火龙
级别:85公斤级
代表队:北京少林武校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81-04-24
籍贯:内蒙古
身高:185CM
臂展:190CM
卧推:130公斤
深蹲:160公斤
座右铭:坚持就是胜利
爱好:看书、写字 教练 赵学军
战绩:胜25场 负5场 KO对手11场
散打王战绩:
参加了2000年、2001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 2002年5月7日第7周比赛战胜陕西星王陈军奇。 7月16日第13周比赛战胜北京永胜搏击刘二军。2002年8月27日19周战胜吴松录。10月8日23周比赛战胜青格乐。 12月3日战胜庆格乐闯入决赛
2003年8月22日分别战胜李铁峰、潘豪获得本级别擂主挑战资格。
其他战绩:
2000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第3名,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第5名;2001年九运会暨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预赛前12名,决赛第6名。
赵子龙现已退役,从事武术裁判职业
其他成就: 电影<<散打>> 出演 阿龙(铁大龙)
◆ 片名:散打 / 英文:Xanda / 港译:散打 / 台译:散打
◆ 制片:徐克
◆ 导演:麦子善
◆ 主演:桑伟淋赵子龙张鸿骏倪景阳李铁腾军
◆ 类型:动作(Action)

首映日期:2003年10月17日
电影散打故事介绍:
从小练习中国武术的强,在赢取套路冠军后,便没有再参加任何比赛,只留在村里教小孩耍套路。
强后来认识了小虞,她外表伤残,却有着无比坚毅的生命力。小虞认为强的“冠军”衔头只是一种负累,令他不敢再去接受任何挑战,甚至连残疾的她也不如。
小虞死后,强伤心地离开家乡,跟好友虾仔到南方城市深圳闯天下,然而,他始终活在“冠军”和小虞的阴影下,直至遇上灵。
灵是一个到深圳找演出机会的歌女,同时也要帮姐姐解决感情纠纷;灵的姐姐爱上了散打冠军赵威,但威似乎重视散打多过灵姐。当灵代姐向威提出分手时,刚巧在场的强以为威欺凌弱质女流,竟跟威一伙人大打出手,不仅强被威打倒,虾仔更惨被打至重伤。
由于冲突因灵而起,灵愿意承担虾的医疗费用,但强只答应一人一半,承诺会尽快还钱给灵。
潦倒的强去找好友阿龙商量,却被龙的父亲铁教练误会他是龙的损友。铁教练在深圳办散打学校,一心训练儿子成为最优秀的散打王,故此对龙在武术和武德两方面的要求都苛刻严格。
强向龙借钱不遂,却得悉散打比赛有丰厚的奖金,惟有恳求铁教练收他为徒。强虽然成为散打学校的学员,却只被派去做些清洁的杂役工作,完全没有得到散打的训练,为争取参加比赛的机会,强只好要龙暗中传授。
满怀希望和信心的强终于可在新人王散打赛中出场,却在毫无招架之力下惨被击倒。彻底丧失自信和自尊的强黯然离开铁的学校,他看来会在挫折中无法再站起来,幸而得到灵的鼓励和推动,强终于可以重新面对生活,更与灵展开一段幸福的感情。
本来已甘于平淡的强,偶然在电视上看到龙挑战散打冠军威的比赛,双方的激战,再次唤起强的斗志,他发觉自己始终是个爱武的武者。
龙结果被威打败,强毅然决定放下平静幸福的生活,要重上擂台去证明自我,他不得不暂别灵,以全心投入铁教练和龙的地狱式特训,而曾经许诺不会让彼此成为对方的包袱的灵,也洒脱地与强各走各路;她甚至没有告诉强,她已经怀了他的孩子。
在铁教练和龙两父子的悉心训练下,强终于成为一个优秀的散打选手,并赢得挑战冠军的资格,可以与威在擂台上争雄。
就在决战之前,强终于知道怀着他的骨肉的灵要离开深圳,强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赛事,才赶得及去车站追回灵。患得患失的强在比赛中无法尽展所长,被威的凌厉攻势打得焦头烂额,眼看就要断送大家的一番心血了,幸得铁教练和龙锲而不舍的鼓舞,强终于能够集中心力,与威展开慑人的最后一战……
比赛后,伤痕累累的强马上赶去车站,但灵已不知所踪。治愈皮肉的伤后,强带着依然创痛的心,重返家乡,他以为在那里等着他的,只有小虞的墓,却原来还有那个已经取代了小虞的女孩: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