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雕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概述关公雕塑形象出现的时间大致与绘画相同,或者还要稍早于绘画。因庙宇与祠堂不同,庙宇祭祀的多是一方神主的雕像、塑像,祠堂敬奉的均是宗族历代祖先的画像、牌位。也就是说,关公的雕塑形象是与关庙同时出现的。关公的雕塑形象面部亦以美髯、虎眉、凤眼为特色,其服饰却因庙宇称谓不同而各异,称关帝庙、关王庙、关圣庙、关圣帝君庙的,其塑像多为头戴冕旒冠,身着龙袍,腰系玉带帝王装,面部表情祥和、庄重;称关侯庙、武庙、或将关公与其他神明合祀的庙宇,其塑像服饰则多为头扎巾纶,身着战袍,脚蹬战靴,面部表情为怒目而视,蚕眉紧锁,威武不可侵犯。庙宇内的关公神像多为泥塑,也有少量的木雕像、铜铸像。近年来,随着“关公热”的再度兴起,关公雕塑作为工艺品、纪念品畅销市场,因而品种、数量大力增加,雕像有木质、石质,塑像多为腊质、石膏质,铸像多为铜质。1991年5月,运城市政府筹资30万元,在运城火车站广场中心建造“关公提刀勒马回首望故里”大型钢像,该铸像高12.5米,重6吨,底座为大理石贴面,为目前本区最大的关公铸像作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