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创意思维
空间创意思维【作者】王梦林 编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度】2010-4-20
【ISBN】ISBN 978-7-301-16082-4
【语种】中文

【版次】1
【责任编辑】孙明
【印次】1
【页数】176
【千字】267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四色
【定价】40.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建筑空间及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思维方式的教材,内容分为空间的概念、空间的基本要素、基本形状、形式、形式限定空间、组合、空间的秩序原理、空间的创意思维8部分内容。以较严谨的文字表述并结合轻松、简洁的概念图形和真实场景的案例图片。围绕目前本科教学方式变化的需要,以提炼归纳,明快对比地形式,简洁明了地传达出对建筑及室内空间设计的思维步骤,本书图片新颖、内容翔实、选材深度和广度适当,注重前瞻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室内外设计、建筑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从业人员选用。
【目录】
第一章??空间的概念..................... 1
第一节.空间的分类......................... 2
第二节. 空间的形式....................... 13
第二章? 空间的基本要素............... 17
第一节. 空间中点的要素................... 18
第二节. 空间中线的要素................... 21
第三节. 空间中面的要素................... 26
第四节. 空间中体的要素................... 30
第三章? 基本形状...................... 37
第一节. 圆形、球体及圆柱体............... 38
第二节. 三角形、圆锥及棱锥............... 40
第三节. 正方形、立方体................... 43
第四章? 形式........................... 47
第一节.规则的形式........................ 48
第二节. 不规则的形式..................... 49
第三节. 形式的变化....................... 49
第四节. 量度的变形与变化................. 51
第五节. 削减的形式....................... 53
第六节. 增加的形式....................... 55
第七节. 增加与削减的形式................. 58
第八节. 集中式........................... 59
第九节..组团式........................... 60
第十节. 网格式........................... 63
第五章? 形式限定空间.................. 65
第一节. 基面............................. 66
第二节. 基面抬起......................... 66
第三节. 基面下沉......................... 67
第四节. 顶面............................. 69
第五节. 垂直的线形式..................... 71
第六节. 垂直的面形式..................... 73
第六章. 组合............................. 77
第一节. 基本形式的组合................... 78
第二节. 集中式组合....................... 80
第三节. 线式组合......................... 82
第四节. 辐射式组合....................... 84
第五节. 组团式组合....................... 86
第六节. 网格式组合....................... 87
第七章? 空间的秩序原理............... 89
第一节. 轴线............................. 90
第二节. 对称............................. 91
第三节. 等级............................. 93
第四节. 基准............................. 95
第五节. 韵律............................. 97
第八章? 空间的创意思维............... 99
第一节. 抽象形式创意.................... 100
第二节. 具象形式创意.................... 102
第三节. 文化作支撑的创意................ 104
第四节. 历史文脉作依据的创意............ 105
参考文献.............................. 111
编后语?............................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