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铜钟
武后铜钟造于武周长安四年(704)。青铜浇铸,钟体高79厘米,口径56厘米,厚2.5厘米,重160公斤。直腹直口,穹窿圆顶,双龙钮。钟身铸有双层阳纹方格,上部一方格内铸有楷书阴文。此钟由合州运送过阆中时,武后已退位,遂留阆中,悬南楼上。清乾隆三十年(1765),知府江权移至汉桓侯祠内,并撰《铜钟行》。
武后铜钟造于武周长安四年(704)。青铜浇铸,钟体高79厘米,口径56厘米,厚2.5厘米,重160公斤。直腹直口,穹窿圆顶,双龙钮。钟身铸有双层阳纹方格,上部一方格内铸有楷书阴文。此钟由合州运送过阆中时,武后已退位,遂留阆中,悬南楼上。清乾隆三十年(1765),知府江权移至汉桓侯祠内,并撰《铜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