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词目】:余利

【注 音】yù lì

【英文释义】margin of profit

【英文例句】A premium, as of stock, that is given by a corporation to another party, such as a purchaser of its securities. 余利由公司给另一些人(比如购买本公司的证券者)的股息余利

【详细解释】犹盈利、利润[1]。

词语释义[2][释义](名)旧时指工商业所得的利润。

[构成] 偏正式:余(利

[例句] 有余利。(作宾语)

[同音] 渔利、余力、余沥

词语解释犹盈利,利润犹盈利、利润。 明 徐渭 《歌代啸》第一出:“贤弟如肯见爱,除了舍亲的本利,再除了贤弟的本钱,馀利两份均分。[3]

相关词语平色余利关于汇兑标准,这在纸币流行的今天不存在问题,而在清代却是难题。当时流行的货币,有银两,有铜钱。各地银两和铜钱的成色不一,份量不一。用不同汇率来保证各地银两成色的平均,即“平色”,平色兑现后给票号留下的赚头,叫“余利”。雷履泰的一大贡献,就是确立了当时“平色余利”的恰当标准。恐怕他自己在制订这个标准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在后来日升昌的发展中,仅仅“平色余利”,就一度占到票号总盈利的四分之一(票号的利润,主要有三大部分:利息、汇水、平色余利)。用现代银行业的术语来表达,这就是典型的套利业务(arbitrage)。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