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次韵
基本信息名称:【双调】水仙子·次韵
年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双调
曲牌:水仙子
作品原文【双调】水仙子
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①,鹤背扬州十万钱②。白云两袖吟魂健③,赋庄生《秋水》篇④,布袍宽风月无边⑤。名不上琼林殿⑥,梦不到金谷园⑦,海上神仙。[1]
注释译文[注释]
①蝇头:小字。老子五千言:指春秋思想家老了所著《道德经》,全书约五千字。《史记·老子列传》:“(老子)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②“鹤背扬州”句:喻幻想中的财富。《商芸小说》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话。
③白云两袖:言除了天上的白云,一无所有。白云,喻洁白无瑕,纤尘不染。吟魂健:指作诗的灵感勃兴,诗兴浓。吟魂:作诗的灵感。
④赋:这里指诵读。庄生《秋水》篇:《庄子·外篇》的一个篇名。它是以齐万物、一死生为主旨的。
⑤风月无边:言无限美好的景色。
⑥琼林殿:欢宴新及第进士的场所。琼林:即琼林苑,北宋时皇帝赐宴新科进士的场所,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城西。
⑦金谷园:晋豪富石崇的亭园,极豪华富丽,旧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1]
[译文]
每日里用蝇头小楷书写《老子》五千言,腰缠万贯身骑,两袖白云诗兴勃勃身强健。有时赋颂庄生《秋水》篇,布袍宽松眼前风光月色美无边。名不上那琼林殿,梦不到那豪富的金谷园,做一个海上神仙。[2]
作者简介张可久
(约1270—1348后)元曲作家。一说名久可,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多年任下级官吏,时官时隐,足迹遍及江、渐、皖、闽、湘、赣等地,一生坎坷不得志。他是元代散曲清丽派的代表作家,与乔吉并称为元散曲两大家。现存作品有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数九套,为元人中最多者。其散曲多为欣赏山光水色,抒写个人情怀和应酬怀古之作。作品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字句和美;融合运用诗、词作法,讲究蕴藉工丽,而且常常熔铸诗词名句,藉以入于典雅。明清以来颇为文人推重,《太和正音谱》誉之为“词林之宗匠”。有《小山乐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