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山雀

中文名:杂色山雀 拉丁名:Parus varius 英文名:Varied Tit
物种分类: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鸟纲->今鸟亚纲-> ->今颚总目->雀形目-> -> ->山雀科-> ->山雀属->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中国的两个亚种分别分布于辽宁和台湾,为较少见留鸟。
动物简介: 全长约13cm。额、眼先、耳羽至颈侧乳黄色,头顶至后颈黑色,后头中央有一白斑。上背栗色,上体余部及翼蓝灰色。颏、喉黑色,喉与上胸间有一乳黄色横斑,胸、腹及两胁栗红色,胸和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淡黄褐色。台湾亚种形体较小且胸、腹纯为栗色。
栖息于中、低海拔的阔叶林,在林冠层取食,常与其他种类混群。有贮藏坚果的习性。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