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澄甫式太极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2-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太极拳流派之一:杨澄甫式太极拳太极拳流派之一,河北永年人杨福魁(1800—1873年)所创。他与其两个儿子杨班侯和杨健侯,曾在清末端王府传授太极拳,并担任过神机营总教习,其拳架后经其孙杨澄甫(1883—1936年)修改定型,成为目前流传最广的太极拳。这套传统杨式太极拳是以杨澄甫晚年的拳架为标准,全套共八十九各动作。架式舒展大方,动作和顺简洁,速度均匀,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整个架式结构严谨,中正圆满,轻灵沉着,浑厚庄重。杨澄甫将杨式太极拳的练法总结为十要,即: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连绵不断、动中求静。 杨露禅的第四代孙杨振基宗师(杨澄甫次子)幼承庭训,矢志太极,刻苦钻研,经过八十余年学拳、练拳、传拳生涯的精修苦练,完整地继承了杨家太极拳的精要,积淀了深厚的太极功夫,在太极拳的练法上独具特色,形成了身法中正、结构严谨、动作简洁、位置精确、架势舒展、行拳顺畅、虚实分明、轻灵自然的大家风范,后定名为杨澄甫式太极拳(九十一式)。

图书:《杨澄甫式太极拳》图书信息

杨澄甫式太极拳
《杨澄甫式太极拳》封面

书名: 杨澄甫式太极拳

作者: 杨振基

出版社: 广西民族出版社

ISBN: 9787536319844

发行时间: 2009年6月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内容简介杨澄甫式太极拳,太极拳流派之一,河北永年人杨福魁所创。他与其两个儿子杨班侯和杨健侯,曾在清末端王府传授太极拳,并担任过神机营总教习,其拳架后经其孙杨澄甫修改定型,成为目前流传最广的太极拳。这套传统杨式太极拳是以杨澄甫晚年的拳架为标准,全套共八十九各动作。架式舒展大方,动作和顺简洁,速度均匀,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整个架式结构严谨,中正圆满,轻灵沉着,浑厚庄重。杨澄甫将杨式太极拳的练法总结为十要,即: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连绵不断、动中求静。 杨露禅的第四代孙杨振基宗师幼承庭训,矢志太极,刻苦钻研,经过八十余年学拳、练拳、传拳生涯的精修苦练,完整地继承了杨家太极拳的精要,积淀了深厚的太极功夫,在太极拳的练法上独具特色,形成了身法中正、结构严谨、动作简洁、位置精确、架势舒展、行拳顺畅、虚实分明、轻灵自然的大家风范,后定名为杨澄甫式太极拳。目录前言

一、杨氏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二、杨澄甫式太极拳的手、眼、身、法、步

三、杨澄甫式太极拳的练习程序

四、杨氏太极拳的传人表

五、杨澄甫式太极拳架式动作图解

六、杨澄甫式太极拳推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