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油加热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2-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导热油加热器:是以煤、重油、轻油、可燃气体其他可燃材料为燃料,导热油为热载体。利用循环油泵强制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继而返回重新加热的直流式特种工业炉,导热油,又称有机热载体或热介质油,作为中间传热介质在工业换热过程中的应用已有五十年以上的历史。有机热载体炉是一种以热传导液为加热介质的新型特种锅炉。具有低压高温工作特性。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机热载体炉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应用。有机热载体炉的工作压力虽然比较低,但炉内热传导液温度高,且大多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在运行中发生泄漏,将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有机热载体炉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必须高度重视。导热油电加热器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节能,低压(常压下或较低压力)并能提供高温热能的特种工业炉,以导热油为热载体,通过热油泵使热载体循环,将热量传递给用热设备。

电加热导热油炉系统由防爆电加热器、有机热载体炉、换热器(如有)、现场防爆操作箱、热油泵、膨胀槽等组合成一个撬块,用户只仅需接入电源、介质的进出口管道及一些电气接口即可使用。

导热油加热器工作原理

对于导热油加热器,热量是由浸入导热油的电加热元件产生和传输的,以导热油为介质,利用循环泵,强制导热油进行液相循环,将热量传递给用一个或多种用热设备,经用热设备卸载后,重新通过循环泵,回到加热器,再吸收热量,传递给用热设备,如此周而复始,实现热量的连续传递,使被加热物体温度升高,达到加热的工艺要求。

导热油加热器
导热油加热器

功能特点1、具有低压、高温、安全、高效节能的特点。

2、具有完备的运行控制和安全监测装置,可以精密地控制工作

导热油加热器

爆,防爆等级可达C级。导热油加热器的工作流程导热油加热器是将电加热器直接插入有机载体(导热油)中直接加热,并通过高温油泵进行强制性液相循环将加热后的导热油输送到用热设备,再由用热设备出油口回到热油炉加热,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加热系统。导热油加热器采用数显温控仪控温,具有超温报警、低油位报警、超压力报警功能,它是化工、纺织、印染、食品、塑料、薄膜等行业中一种高效节能供热设备,

导热油加热器配套加热器及膨胀槽尺寸参考:

加热功率

加热器尺寸

膨胀槽尺寸

6~18KW

Φ150*1200

Φ300*400

18~30KW

Φ150*1400

Φ300*400

36KW

Φ200*1400

Φ400*500

45KW

Φ200*1400

Φ400*500

54KW

Φ150*1400*2段

Φ400*500

60KW

Φ200*1400*2段

Φ400*500

72KW

Φ200*1400*2段

Φ400*500

81KW

Φ200*1400*2段

Φ500*600

90KW

Φ250*1500*2段

Φ500*600

100KW

Φ250*1600*2段

Φ600*700

120KW

Φ300*1600*2段

Φ600*700

140KW

Φ300*1600*2段

Φ700*800

160KW

Φ300*1800*2段

Φ700*800

180KW

Φ300*1800*2段

Φ700*800

200KW

Φ300*1800*2段

Φ700*800

240KW

Φ300*1800*2段

Φ700*800

260KW

Φ300*1800*2段

Φ700*800

280KW

Φ350*1800*2段

Φ700*800

300KW

Φ350*1800*2段

Φ800*1000

320KW

Φ350*1800*2段

Φ800*1000

340KW

Φ350*1800*2段

Φ800*1000

360KW

Φ350*1800*2段

Φ800*1000

380KW

Φ350*1800*2段

Φ800*1000

400KW

Φ350*1800*2段

Φ800*1000

450KW

Φ400*1800*2段

Φ1000*1200

500KW

Φ350*1800*3段

Φ1000*1200

600KW

Φ350*1800*3段

Φ1000*1200

700KW

Φ350*1800*3段

Φ1000*1200

800KW

Φ400*1800*3段

Φ1000*1200

900KW

Φ400*1800*3段

Φ1000*1200

1000KW

Φ450*1800*3段

Φ1000*120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