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潮汕机场
建设背景总投资37.64亿元的揭阳潮汕机场定位为国内中型机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和广东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揭阳潮汕机场占地5081.7亩(含场外125亩),场址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登岗镇与炮台镇交界处,是潮州、汕头、揭阳三市的地理中心,距离三市市区各为20公里

左右,服务总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的粤东地区,辐射闽南部分地区。以2020年为目标年,规划建设两条长2800米、宽45米的跑道及两条联络道,站坪面积16万平方米,停机位达21个,其中远机位9个,近机位12个,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E,可满足波音767型等级的300座级以下飞机的起降要求。
本期航站楼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万人次、高峰小时旅客2073人次的使用要求。周围的广梅汕铁路、厦深高速铁路、国道206线、省道335线、省道232线和汕揭梅、潮揭、登洪、揭惠等高速公路及揭阳港、汕头港交错连接,四通八达,共同构筑成以机场为中心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网络。
机场首航2011年11月28日,将开通广州到揭阳的首航,也是揭阳潮汕机场的首航,航程40分钟。
潮汕地区潮汕地区是著名侨乡,海外潮汕籍的华侨华人有1000多万,侨资侨力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潮汕地区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海外通商贸易阻滞较多,汕头外砂机场受制于军民合用,航线少、票价高,致使许多国内外潮汕籍乡亲往返家乡都要绕道珠江三角洲、厦门等其他地方,华侨优势未能得到发挥,特别是与政府及大企业集团间的合作交流比较缺乏。潮汕民用机场的建设历经15年的前期论证和申报。自2007年9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以来,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和揭阳市委市政府密切配合,强力推进,仅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2008年底,机场航站区、飞行区、工作区初步设计工作及征地、拆迁、安置区建设工作顺利完成,涉及到4村6社2146户拆迁户全部搬迁完毕。
建设历程揭阳潮汕机场建设项目启动1992年开始酝酿
1993年3月广东省政府将潮汕民用机场列入“九五”期间大中型建设项目
1994年编制完成《潮汕民用机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5年6月上报国务院,中央军委
1996年完成《关于潮汕民用机场场址比选报告》成立粤东机场筹建领导小组1993年10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办函[1993]576号)同意成立粤东机场筹建领导小组,由省计委、民航中南管理局、汕头市、揭阳市和潮州市各派领导同志参加筹建领导小组。潮汕机场批准立项1996年8月民航总局批复同意潮汕民用机场场址选在揭东县炮台镇附近
1997年3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组,对《潮汕民用机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
1999年3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函[1999]16号)批准同意新建潮汕民用机场。可行性研究概况2000年国家发改委将潮汕民用机场项目转入“十五”计划。现已列入广东省“十五”计划大中型项目
2004年11月,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组织召开了潮汕民用机场可行性研究项目启动准备会议
2005年开展了地质勘查,地形测绘,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评价,地质灾害防治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潮汕民用机场及相差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等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的附件。3月份,潮汕民用机场空域和飞行程序等问题获广泛支持
2006年11月,在揭东县召开了潮汕民用机场跑道位置调整专题研讨会,对原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
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潮汕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成立潮汕机场建设领导小组2005上2月25日,广东潮汕民用机场建设领导小组一第一次会议在揭阳市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广东潮汕民用机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签订潮汕民用机场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及配套项目包干协议
2006年12月30日,揭阳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签订了《潮汕民用机场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及配套项目包干协议》揭阳潮汕机场正式获准建设2007年9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交运[2007]2506号)同意新建广东潮汕民用机场工程。这标志着备受社会 各界关注的潮汕民用机场建设项目正式获准建设。揭阳潮汕机场正式命名2008年3月19日,国家民航总局(民航函[2008]315号)正式批准广东潮汕民用机场命名为揭阳潮汕机场。成立潮汕机场建设工程指挥部2007年10月16日,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粤机场集团人发[2008]104号)决定成立“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潮汕机场建设工程指挥部”
指挥部举行揭牌仪式
2008年3月28日,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潮汕机场建设工程指挥部举行挂牌仪式。揭阳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黄水利、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副总裁、潮汕机场建设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林运贤共同为其揭牌。指挥部正式挂牌后,揭阳潮汕机场的建设步伐开始加快,各项工作全面铺开。
初步设计如期完成
指挥部坚持规划设计先行,截止2008年年底,已完成飞行区、航站区、工作区全部工程的初步设计。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用地2008年10月13日,国土资源部发文《国土资源部关于潮汕民用机场及相关项目工程建设用地的批复》(国土资函[2008]655号),正式批准揭阳潮汕机场建设用地。详勘工程顺利开展详勘工程主要为机场建设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资料,是机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揭阳潮汕机场详勘自2008年4月份开始施工,至2009年2月已完成大部分工程。安置区工程圆满完工揭阳潮汕机场安置区工程2008年3月28日开始建设,2008年10月竣工,12月底拆居民全部搬迁完毕。揭阳潮汕机场建设用地正式移交2009年1月10日,揭阳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举行揭阳潮汕机场建设用地移交仪式,标志着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揭阳潮汕机场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可以正式全面铺开建设。揭阳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奕威、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副总裁林运贤共同签署了揭阳潮汕机场建设用地移交确认书,揭阳市委书记陈弘平,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总裁刘子静、党委书记卢光霖等领导出席了移交仪式。揭阳潮汕机场土石方工程开工2008年12月份起,揭阳潮汕机场工作区、航站区、飞行区土石方工程相继动工。航站楼及配套工程本期建筑面积54995平方米,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万人次(其中国内旅客385万人次,国际旅客65万人次),高峰小时旅客2074人次(其中国内旅客1761人次,国际旅客313人次)的使用要求。设国际旅客、国内旅客出发、到达、中转及行李等流程。配套工程有配套用房、高架桥工程、道路工程、停车场工程等。
机场规划揭阳潮汕机场总体规划规划目标:
将机场建设成为国内干线机场,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下的重要支柱型机场,国际著名侨乡潮汕地区的窗口,揭阳市的城市亮点。最终将揭阳潮汕机场建设成为国际国内先进、经济节约、功能合理、运行高效、专业科学、环境协调、地方特色浓郁、优美怡人的山水花园机场。
近期规划(2020年)
中期规划(2030年)
远期规划(2040年)
远景规划(2040年以后)航站楼及配套工程本期建筑面积54995平方米,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万人次(其中国内旅客385万人次,国际旅客65万人次),高峰小时旅客2074人次(其中国内旅客1761人次,国际旅客313人次)的使用要求。设国际旅客、国内旅客出发、到达、中转及行李等流程。配套工程有配套用房、高架桥工程、道路工程、停车场工程等。飞行区按4E规划(注:可升降A380机型),本期按4D建设。将建设1条长2800米、宽45米、两侧道肩各宽7.5米、总宽度60米的跑道;1条长2800米、宽23米、两道肩各宽7.5米、总宽38米的平行滑行道;以及3条快速出口滑行道和3条跑滑之间的垂直联络滑行道。
建设21个停机位(15C6D)的站坪,其中远机位9个,近机位12个。跑道主降、次降方向均设置I类精密进近助航灯光系统和I类仪表着陆系统。工作区总用地面积:约562972平方米。
功能划分:依据功能划为机务维修区、综合办公区、综合服务区、油料区、货运区、市政配套区、前场办公区、航空配餐区。南航基地、空管、供油工程南航基地工程:兴建5机位停机坪4.6万平方米、维修基地1.68万平方米及其它配套生产生活设施等。
空管工程:兴建4000平方米航管楼,搬迁、兴建其它配套设施等。
供油工程:兴建卸油码头、输油管线、使用油库、加油站等。揭阳市空港经济区规划揭阳市空港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揭东县登岗、炮台、地都三镇,总面积190平方公里。在空间布局上,规划呈现“一城三片六园”的空间结构。“一城”指潮汕都市区的空港新城;“三片”指地都片区、登岗片区和炮台片区;“六园”指航空保税物流园、航空电子信息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高新纺织服装工业园、高技术产业园、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园。空港经济区是未来潮汕都市区重要的“核心”增长极,将有效促进三市的协调与合作,成为促进粤东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发展动向选址选址在揭潮汕三市地理位置中心的炮台镇和登岗镇之间,距揭阳、汕头和潮州3市中心区的公路距离分别为22公里、28.5公里和24公里,服务总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的粤东地区,辐射闽南部分地区。前景目前,揭阳潮汕机场工程建设正按计划推进。地基处理和土石方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其他多项建设项目也正分步进行。预计今年8月,作为机场建设主体工程的航站楼工程将破土动工,2011年底,机场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届时民航将停止使用汕头外砂机场(4D级机场,军民了)。8月航站楼工程动工6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揭东县炮台镇和登岗镇之间的揭阳潮汕机场建设工地。只见数百辆大型运输车正将附近一座山上的黄土运下,几十台打桩机正将泥土夯实。负责机场飞行区和航站区某标段施工任务的空军六总队总队长吴和盛说,地基处理和土石方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其他多项建设项目也正分步进行。记者从省机场集团了解到,预计今年8月,作为机场建设主体工程的航站楼工程将动工,2011年底机场正式建成并投运,届时民航将停止使用汕头外砂机场。
意义辐射粤东三万平方公里距三市市区各20多公里
据悉,总投资37.64亿元的揭阳潮汕机场定位为国内中型机场。机场选址在潮汕三市地理位置中心的炮台镇和登岗镇之间,距离三市市区各为20公里左右,服务半径为总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的粤东地区,辐射闽南部分地区。
按规划,机场建设以2020年为目标年,规划建设一条长2800米、宽45米的跑道,站坪面积16万平方米,停机位达21个,可满足B767型等级飞机的起降要求。本期航站楼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万人次,其中2014年可满足300万人次的出行需求。航线增多机票降价汕头建异地候机楼
据悉,新机场航站楼将成为潮汕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总体造型犹如飞行器。航站楼主楼和候机指廊之间还设计了悬空式花园。
由于军民合用性质,汕头外砂机场不允许国外航空公司进入开辟航线,国内航线航班数量不多,票价相对较贵。省机场集团表示,新机场将建成国际机场,将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包括国外航空公司进驻,航线航班将大幅增加。在充分市场竞争条件下,现在高居不下的机票价格将会大幅下调。
机场搬迁至揭阳后,考虑到未来揭阳潮汕机场的客源中有约六成来自汕头,目前省机场集团初步确定在汕头建异地候机楼,并争取与新机场同时启用。届时,汕头旅客可直接在汕头办理登机手续,然后通过机场大巴直接送到揭阳潮汕机场。汕头候机楼拟选址位于汕头火车站、汕头市中心客运站旁。往昔绕行厦门多花3个钟
汕头直飞贵了500元
“每次回来拜祭祖先,都要先飞到厦门,然后再坐大巴,要花去大半天的时间。”揭阳市登岗镇许厝村村民黄豪洋说,“有句俗话,潮汕人口一共三千万,一千万在本地,一千万在国内,一千万在海外。每到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旅居海外的华侨会带上子孙一起包机回到村里拜祖宗,有的探亲团甚至由上百人组成。”
“十几年前就听说要修新机场,现在终于盼到了。”黄豪洋旅居新加坡的堂叔黄长凯告诉记者,从新加坡飞到厦门要4个多小时,然后再转乘3个小时大巴才能回到村里。“如果有了直航,4个小时我就能回到家门口。”
目前由于起降条件限制,汕头机场航线航班数量很少,每天只有20多个航班往来于京沪穗等城市。“且不说航线很少,就是有直达航线我们也不会选择。”汕头乐观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方声举例说:旅行社设计的六天北京双飞游,从汕头走价格是2300元,从厦门走只要1800元。“单是一个人的来回机票钱就能省下四五百元。”
据统计,近年潮汕三市旅行社航空组团80%都从周边厦门、深圳和广州等地出团,每年约有250万旅客分流到厦门、深圳等机场。新旧机场对比汕头外砂机场:军民两用,机场等级为4D级,跑道长2500米,可起降波音757、空客A320系列等中型飞机。候机楼面积2.3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7.2万平方米,停机位11个,其中4个登机桥机位。2008年旅客吞吐量109.1万人次。
揭阳潮汕机场:民用,机场等级为4E级,跑道长2800米(两条),可满足B767型等级飞机的起降要求。候机楼面积5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16万平方米,停机位21个,其中12个登机桥机位,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万人次。
大视野谋划空港经济区大发展如果说揭东的工业经济大船正在破浪前进,那么潮汕机场将成为这工业大船加速推进的“新引擎”,为工业

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动力。善抓机遇的揭东人紧紧抓住揭阳潮汕机场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高起点大手笔谋划空港经济区的发展,从整体布局层面确立空港经济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力争通过空港经济区的建设,把揭东打造成粤东发达交通枢纽,繁荣物流中心和现代化服务基地,催动工业新城的快速崛起。目前,全县上下正围绕这一目标,一方面,大力构筑“大交通”格局。把机场建设作为提升全县交通投资环境和发展商贸物流业的重要契机,将机场列为全县交通的龙头来规划,加紧做好机场外各项配套工程、特别是主要道路、桥梁等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规划完善全县主干道建设,加快“新二路”、汕梅高速公路埔田立交连接线改造工程,配合高速公路、厦深铁路建设,构筑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在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揭东以服务世界的眼光,高起点,大手笔谋划空港经济区,不失时机地把发展商贸经济作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立足空港经济规划区内登岗、炮台和地都三镇的经济、产业基础,依托红东物流等大项目,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认真抓好空港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和生活服务区的谋划,依托空港发展提升服务业。炮台镇用前瞻的思维,科学谋划,大力发展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和现代商贸物流业,努力构建“三圈二带一基地”格局,打造现代化空港经济区。
揭阳潮汕机场航站楼幕墙和金属屋面工程开建昨天(18号)上午,揭阳潮汕机场航站楼幕墙、金属屋面工程正式开工,这标志着航站楼工程建设继6月8日实现钢结构提升以来,又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节点工期。
据了解,航站楼幕墙工程面积近6万平方米,金属屋面工程面积约4万平方米,计划工期210天。作为揭阳潮汕机场标志性建筑的航站楼工程自去年9月29日动工,计划2011年6月份竣工。目前,土建结构已顺利封顶,钢结构工程进入扫尾阶段,高架桥工程正顺利推进,为幕墙及金属屋面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幕墙、金属屋面工程的适时开工建设,将实现航站楼工作重心的逐步转移,它不仅是继钢结构提升以来航站楼工程真正意义上的“穿衣戴帽”,也将拉开新一轮大规模建设的帷幕,掀起全新的施工建设高潮。
揭阳市委常委、副市长黄水利,市政协副主席陈奇春,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张育民,揭阳市政府副秘书长、机场办主任郑松标及相关单位领导出席开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