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遗传学会
简介中国遗传学会1980年加入国际遗传学联合会。并组团参加过从1983—2008年印度、加拿大、英国、中国、澳大利亚和德国召开的第十五—二十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主办过大型国际会议多次,其中1998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八届国际遗传学大会,由时任副总理的李岚清担任名誉主席,谈家桢教授任主席,参加大会2000人,这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国际遗传学联合会Smith主席称“这次大会是成功的,可以成为今后国际遗传学大会的模板”。
中国遗传学会下设12个专业委员会和期刊编辑委员会,每年活动在10次以上。遗传学家方宗熙、吴旻、耿庆汉教授等都曾担任过科普工作委员会的主任。1990年中国遗传学会成立的医疗队,每年都开展大型义诊和科普活动。
工作综述2008年度中国遗传学会共召开3次学术交流会,均取得预期效果。这些会议的共同特点是重点突出,影响广泛,学术水平和代表层次较高。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文章的会员逐年增多,充分显示了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2008年1月和6月中国遗传学会七届四次、五次常务理事会分别在哈尔滨和北京召开,审议学会八届理事候选人、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研究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的日程安排等工作。2008年7月组团37名团员参加了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20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学会理事朱祯教授在大会上作“高效抗虫转基因杂交水稻的研究”的特邀报告,达到和国际、国内同行交流的目的。
2008年10月成功举办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参会代表1000多人,选举产生了以李家洋为理事长,由117名理事组成的理事会,24名常务理事组成的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分工明确,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遗传学会会员谭文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中国遗传学会主办的《遗传学报》在1月份进入SCI-E,《遗传学报》《遗传》和《激光生物学报》三个刊物,在2007年基础上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也有提高。《遗传学报》连续3年得到中国科协的“精品期刊工程”项目支持。
学会办积极参加各省(直辖市)学会换届工作,推进会员名录的收集整理。学会医疗队赴石家庄河北省第二人民医院对“神经内科、妇产科、五官科和儿科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义诊,制作50多块关于“全球转基因生物研发历程、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为主题的科普展板参加科普日、科普周活动,举办5场次院士论坛和专题讲座,发放科普图书,推动科普工作健康发展,落实《科学素质纲要》的目标任务。
中国遗传学会在新的一年里,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新的形势,创造性的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