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玉珮铭

气功文物。简称“行气铭”或“玉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专论。现藏天津博物馆。为玉制的12面棱柱体,中空,每面刻有篆文3字,共36字,加重文9字,合45字,均清晰可见。据郭沫若考证,系战国初期(约公元前380年)制品。郭沫若译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在上,地几在下,顺则生,逆则死。”另有闻一多、陈邦怀译文。虽译文各不相同,但都是对练气功的过程以及气机的运行等形象性的描述。证实战国初期对周天搬运法门已有相当深刻的理解,练功方法也开始趋向复杂,并说明当时的气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转贴自:《智能气功名词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