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紫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高山紫菀

Aster alpinus

别名:高岭紫菀

形态特征: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35厘米。有丛生的茎和莲座状叶丛。叶全缘,两面多少被伏柔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舌状花紫色、蓝色或淡红色;管状花黄色。瘦果密被绢毛,冠毛白色。花果期7-8月。

生境分布:喜生于山地草原和草甸中。分布于我国北部和中部。蒙古、前苏联也有。

用途:饲用植物。

药用——

【药 名】:高山紫菀

【拼 音】:GAOSHANZIYUAN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高山紫菀的全草。

【功 效】:散寒平喘。

【主 治】:治外感风寒之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痰症。

【性味归经】:辛,温。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9-12克,水煎服。

【别 名】:高岭紫菀(《内蒙古植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

【拉丁名】:高山紫菀Aster alpinus L.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中药化学成分】:全草含羁萜类物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