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1.复旦大学讲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 讲师 1990年 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外语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2 年 在清华大学外语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2年 分配到复旦大学英语教学部工作至今 1992年起从事本科生大学英语教学工作。 1998年起参与与《21世纪大学英语》有关的一系列试教,多媒体课件制作,及练习册、测试题集、辅导书的编写工作。 2001年赴美国加州大学富勒顿分校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 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交流。 2002年负责"高级英语"教学小组的工作。同时参与另一套大学英语教材《全新版大学英语》的建设。 2004年加入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中心,为命题人之一。
2.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主任医师硕士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现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医务部主任
专长:高血压疾病诊治
3.黄梅戏演员安庆黄梅戏二团著名演员 1965年出生,国家一级演员,主演花旦。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她神采俊秀,文静端庄。善于演绎剧中各种
类型人物的内在情感,深入细致神形兼备。唱腔清亮淳厚、刚柔自如,声情并茂,较好的继承和发展了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演唱艺术。曾在《天仙配》、
《女驸马》、《莫愁女》、《卖饭女》、《御河桥》、《百花公主》等舞台、电影、电视中多次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各种不同人物形象,得到广泛赞赏。并在全国、省、市各类
黄梅戏比赛中多次获奖,先后灌制黄梅戏音带十余盒,畅销海内外。1989年随团赴澳门演出。‘94中国小百花越剧节获小百花表演铜奖。’95中国安庆第二届黄
梅戏艺术节获表演银奖 。
4.举重运动员出生日期:1988.09.15 出生地: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 身高: 152cm 体重: 53kg
教育背景: 高中 个人爱好:阅读
注册单位: 湖南 教练: 马文辉
项目: 举重(53公斤级)
最好成绩:2005年世界锦标赛冠军
运动经历:
1999年在桂阳县三中训练举重、教练李志平; 2001年湖南省队、教练周继红; 2006年进入国家队、教练马文辉。 亚运会报名项目:53公斤级 个人最好成绩:2005年世界锦标赛冠军主要成绩:2004年全国锦标赛第七; 2005年十运会第一; 2005年世界锦标赛冠军 2006年多哈亚运会举重女子53公斤级冠军(总成绩224公斤)世界纪录:中国选手邱红霞在多米尼加世锦赛创造的总成绩226公斤 雅典奥运冠军:波尔萨克(泰国) 釜山亚运冠军:李成姬(朝鲜)成绩225公斤 主要对手:孔塔特安(泰国)、波尔萨克(泰国) 交手战绩:2005年世界举重锦标赛,李萍获得冠军,但仅比获得亚军的泰国选手孔塔特安高出一公斤,而波尔萨克则是上届雅典奥运会的冠军,李萍要先在08年夺冠需要迈过泰国这两座大山,而亚运会给了三者一个短兵相接的机会。只要李萍发挥出在去年十运会上的成绩(在去年的十运会上李萍曾以230公斤的总成绩超世界纪录),便可以在新一轮角逐中抢得先机,占据一定的心理优势,为08打下坚实基础。
5.辽宁师范大学教师女,1963年生。1987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在清华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87年至1996年在大连大学工作,1996年至今在辽宁师范大学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研究工作。
讲授的主要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 、法律基础
代表性学术成果:
1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研究, 1994 年第 2 期。
2 、“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8 月。
3 、“论毛泽东统一战线国情依据”, 大连大 学学报, 1994 年 第 2 期。
4 、“论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高师教育研究, 1995 年第 4 期。
5 、“调查资料的整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6 月。
6 、“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方法的继承与发展”,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第 5 期。
7 、“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方法的继承与发展之哲学思考”,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12 月。
8 、“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大连大学学报, 1999 年第 5 期。
9 、“浅论宋庆龄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地位”,大连出版社, 1999 年。
10 、“邓小平关于防止‘左'的思想浅论”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9 月。
11 、“‘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的丰富和发展”,大连干部学刊, 2000 年。 获辽宁党史系统建党 80 周年论文评选二等奖。
12 、“正确理解和把握 ‘三个代表'的内涵”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13 、“论隐形教育在《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丹东师专学报, 2001 年第 4 期。
14 、“ 论邓小平借鉴资本主义思想立足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1 年第 6 期。
15 、“ 日据大连时期的奴化教育实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2 年第 4 期
16 、“班主任工作技能”,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4
17 、“关于大连发展休闲产业的初步思考 ”,大连经济研究 2004 年第 5 期。
18 、“毛泽东思想概论 ”课社会实践教学,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1 月。
辽宁省课题:休闲文明建设: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生长点研究
6.著名京剧演员出生于1959年9月,籍贯大连,民进成员,大连京剧院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政协委员、辽宁省人大代表、大连市妇女联合会执委、大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1971年入大连艺术学校,在校期间受业于闻占萍、蓉丽娟等,工刀马旦。1977年毕业后,得益于魏莲芳、张正芳、张蓉华、毕谷云、李金鸿、胡芝风、李慧芳等京剧名家指导。1990年拜关肃霜为师,亲授《铁弓缘》一戏;1992年拜刘秀荣为师,亲授《百花公主》、《白蛇传》等戏。其扮相俊美,嗓音甜润,表演细腻,文武兼备,戏路宽广,唱工、表演、身段、武功技艺全面,有“唱不倒累不垮的拼命三娘”之誉。从艺三十多年来,曾在几十余出戏中担任主要角色,常演剧目有《百花公主》、《白蛇传》、《铁弓缘》、《霸王别姬》、《女杀四门•火烧余洪》、《扈家庄》、《西门豹》、《吕布与貂蝉》、《玉堂春》、《八仙过海》、《雏凤凌空》、《王宝钏》等三十余出。
多年以来,李萍获了国家、省、市许多奖项。1985年获第二届大连艺术节个人表演一等奖;1986年获辽宁省中青年京评剧演员比赛优秀表演奖;1987年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荧屏奖;1990年获辽宁省首届玫瑰奖;1991年获世界风筝都中国京剧演员邀请赛最佳演员奖;1994年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9年获大连市文艺创作金苹果奖;曾两次荣获大连市文艺人才基金会颁发的“杰出人才奖”;获得过大连市“青年女性人才奖”一等奖;大连市第六届“十大杰出女性”贡献奖;获得过大连市政府和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多次被评为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1982年以来,李萍随大连京剧团出访芬兰、挪威、葡萄牙、丹麦、瑞士、瑞典、法国、巴西、意大利、日本、比利时、英国、韩国、香港、台湾等十余个国家与地区,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她主演的《百花公主》曾由法国博达音乐公司出版发行CD唱盘,并收入“世界音乐”系列。2000年,她先后到日本、荷兰主演《霸王别姬》、《杨门女将》以及歌剧《希尔》,《霸王别姬》在日本东京连演20场,场场爆满,日本NHK电视台向世界作了实况转播;《希尔》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歌剧院将西方歌剧与中国京剧交融的一次有益尝试,她在剧中饰演的角色因较好地表现了中国京剧的艺术特点,受到荷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
近年来,李萍作为剧团领衔主演,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始终活跃在艺术工作的第一线,坚持数年参加送戏下乡活动,多次去农村、驻岛部队和敬老院等单位慰问演出,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0.7.13
职称:副教授
专业:运动人体科学
研究方向:机能解剖学
个人情况综述:
现任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从事人体形态结构与运动、细胞生物学等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主讲过人体解剖学,人类遗传学,体育生物学,医用实验动物学,动物实验与技术,细胞生物学,医用生物学等课程。主持并完成一项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应用信息论原理指导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主持并完成吉林大学教研课题一项“医学硕士研究生实验动物学教学内容及规范化研究”;参与并完成吉林省教委课题“构建大众健康运动医学本科复合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参与并完成教育部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吉林省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研究”;参与并完成吉林省体育局科研项目“对优秀射箭运动员射箭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参与并完成吉林省科技厅课题“金黄地鼠的清洁化研究”。参与在研日本文部科学省重点课题“中韩三国儿童膳食微量元素与体质研究”;参与在研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助基金“丰富的运动环境对铅神经毒性递减效果积机制究”;参与在研吉林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课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应用与实践”等。近年来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1981、9——1985、7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
1985、7——1988、8吉林医学院生物教研室助教
1988、8——1992、8白求恩医科大学实验动物教研室助教
1992、8——1999、8白求恩医科大学实验动物教研室讲师
1999、8——2000、6白求恩医科大学实验动物教研室副教授
2000、6——2002、4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副教授
2002、4——至今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基础理论教研室副教授
教学工作: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人体形态结构与运动;运动解剖学;人类遗传学;体育生物学
主要科研方向:
机能解剖学、运动技术最佳化
主持科研项目:
1、体育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2006-2007),主持
2、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应用信息论原理指导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2004-2005),主持
3、医学硕士研究生实验动物学教学内容及规范化研究,吉林大学教研课题,(1999-2001),主持
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应用与实践,吉林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课题, (2005-2007),参加
5、对优秀射箭运动员射箭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吉林省体育局科研项目,(2003-2005),参加
6、日中韩三国儿童膳食微量元素与体质研究,日本文部科学省重点课题,(2004-2006),参加
7、丰富的运动环境对铅神经毒性递减效果积机制研究,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助基金,(2004-2005),参加
8、吉林省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研究,教育部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04-2005),参加
9、构建大众健康运动医学本科复合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吉林省教委项目,(2003-2005),参加
10、FS-1型注光治疗机抗炎、镇痛的动物实验观察,吉林大学横向联合课题,(2003-2006),参加
11、金黄地鼠的清洁化研究,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01-2003),参加
主要科研成果:
论文题目(部分论文)
1、李萍,孙平辉,孙茹,长期运动训练对男大学生身体各部位骨密度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
2、李萍,孙茹,体育专业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探索,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
3、李萍,袁庆海,在信息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高校多媒体教学的理性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
4、李萍,孙茹,孙平辉,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男子运动员身体成分比较与分析,冰雪运动,2003
5、杨淑华,李萍,潘鸿,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发展,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
6、孙茹,赵立君,李萍,长期运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体成分的影响,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
7、孙茹,李萍,孙宏义,杨熹洁,短道速滑运动运动员长期运动训练后机体生理指标的变化,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8、张平,李萍,贾岩,合作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
9、刘波,李萍,极量运动对小鼠骨骼肌八种元素的影响,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10、李颖,李萍,张大维,论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及对策,长白学刊,2001
获奖情况:
2003-2004年度吉林大学“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
8.小说人物,郭靖之母出自:金庸先生著名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
姓:李

名:萍
国籍:大宋
仇家:段天德
丈夫的结义兄弟:杨铁心
丈夫结义兄弟的妻子:包惜弱
丈夫:郭啸天
儿子:郭靖
儿媳:黄蓉
容貌:容貌平平
职业:家庭妇女
郭啸天惨死后,李萍顽强地雪地产子,并在大漠独自将孩子带大。郭靖的正统道德观念和传统侠义精神由她从小到大教育,郭靖的许多坚强的信念也是由她灌输。成吉思汗以李萍性命威胁郭靖征宋,李萍以死教子,临死前嘱咐郭靖:“人生百年,转眼即过,生死又有什么大不了?只要一生问心无愧,也就不枉了在人世走一遭。若是别人负了我们,也不必念他过恶。你记住我的话吧。”接着,殷殷叮咛:“孩子,你好好照顾自己。”而后自裁而死。谁不为之感叹?
9.濮阳市副市长工作分工
负责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和联系单位:市文化局、市广播电视局、市体育局、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联系团委、妇联有关工作。
简历
女,河南省封丘县人,1959年4月出生,1975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8月至1976年6月为封丘县下乡知青,1976年6月至1979年2月在封丘县外贸局工作,1979年2月至1981年7月在新乡地区师范学校大专班中文系学习。1981年7月至1983年12月任封丘县獐鹿乡妇联副主任,1983年12月至1984年5月任封丘县獐鹿乡副乡长。1984年5月至1989年11月任新乡市妇联组宣部干事、副部长,1989年11月至1996年11月任新乡市妇联副主席。1996年11月至2004年2月任河南省妇联副主席,其间,1996年8月至1998年12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在职学习。2004年2月调任中共濮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2006年12月兼任濮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3年至2005年任第九届省政协常委。
10.西南财经大学博导女,1982、85、99年先后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1992~1993年赴美国 MARIETTA COLLEGE访问研究一年。长期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担任了本科生《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专题》、《旅游经济学》、《港澳经济专题研究》;硕士生《市场运行与宏观调控专题研究》、《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博士生《政治经济学发展研究》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市场与政府关系等方面。在《经济学家》、《经济评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研究》、《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参与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八五”、“九五”三项课题,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论文集、教材(个人独著、主编、参编)20多本。获省部级和全国性学会奖等各种奖项20多项,其中获四川省政府第七次、八次、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围绕由主持的《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市场与政府关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收入分配制度、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四大主题,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24篇,出版了六本学术专著。另又获四川省政府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其他全国性及省学会奖6项。
主要著作
主要学术专著如下:
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独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2、《转型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分析》(专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3、《转型期分配制度变迁——基于中国经验的理论阐释》(主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4、《转型与分配协调论》(主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5、《统筹城乡发展与效率公平的权衡》(主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6、《反思与创新: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研究》(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11.四川大学教授女 , 博士,教授,中共党员,中国力学学会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个人简历 :
1985.7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
1988.1 和 1991.3 于四川大学分别获得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硕士 和 博士学位。
1995.9 ~ 96.10 曾去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和德国哥丁根 Max-Planck 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1999 年 2 月曾去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参加“光谱学及 其应用”研讨班 。
1988 年留校至今 , 一直从事原子与分子物理的科学研究、研究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负责建成了本所“211”工程子项目“瞬态光谱实验室”。
1994 年 7 月晋升为副教授 ,
2001 年 7 月晋升为教授。
主要工作:
主讲研究生专业课程 4 门,正在指导硕士研究生 8 名,已指导毕业 4 名。近些年作为负责人和主研人员完成和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科委项目、教育部项目和横向项目等 7 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五十多篇 , 其中被 SCI 收录二十多篇。在原子团簇和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成果。应用先进的 ICCD 瞬态光谱探测系统,对含能材料爆轰微观过程和冲击压缩微观过程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对番茄红素、槲皮素等天然 抗氧化剂的抗氧化功能的研究也取得了好的开端。
科研方向:
一、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 (070203):
1. 原子分子结构、光谱及其应用
2. 原子分子团簇结构与性质
3. 高压下材料的原子分子状态及其变化
4. 生物大分子与新药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二、高压科学与技术专业 (070222):
发表论文:
1.Li ping, Yang Jianhui and Gou Qingquan,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Binding Energy for Body-centred Regular Tetrahedral Structure of Li5, Commun. Theor. Phys., (2006). in press
2.李萍、胡栋、袁长迎、戴松晖、肖海波,瞬态光谱法确定环氧丙烷 DDT 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基团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已录用 (2006).
3.戴松晖、李萍、杨晓占、吴大诚、李瑞霞、杨建会、肖海波,不同溶剂中番茄红素的荧光光谱研究, 光学学报 , 已录用 , 2006.1 发表 .
4. 李萍、胡栋、袁长迎、肖海波、刘俊超、孙珠妹、董石,环氧丙烷爆燃转爆轰过程反应产物的光谱法确定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已录用, 2005.12 发表 .
5. 杨晓占、李萍、戴松晖、吴大诚、李瑞霞、杨建会、肖海波,番茄红素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量与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已录用, 2005.11 发表 .
6. 肖海波、李萍、袁长迎、胡栋,环氧丙烷爆燃转爆轰过程中产物 C2的发射光谱, 光学学报, 25 (2) , 261-264(2005). EI 收录 .
7. Yang Jianhui, Li ping , Gou Qingquan ,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Binding Energy of the Body-centred Regular Tetrahedral Structure of Li3, Commun. Theor. Phys., 44 (3), 525-528 (2005). SCI 收录
8. 李萍、袁长迎、胡栋、刘俊超、孙珠妹、董石、肖海波,环氧丙烷爆燃转爆轰过程的瞬态发射光谱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4 ( 7 ) ,784 ( 2004 ) . SCI 收录
9. Zhang Jianping , Gou Qingquan and Li ping,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Binding Energy for Icosahedral Central Structure of He13+ Cluster, Commun. Theor. Phys.,42 (5), 763 (2004). SCI 收录
10. Zhang Jian-Ping,Gou Qing-Qiuan and Li Ping,Formation Mechanism and Binding Energy for Body-Centered Cubic Structure of He9+ Cluster, Commun. Theor. Phys.,41 (1), 101 (2004). SCI 收录
11. Zhang Jianping , Gou Qingquan and Li p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Binding Energy for the Octahedral Central Structure of the He7+ Cluster, Commun. Theor. Phys.,40 (2), 203 (2003). SCI 收录
12. Li ping ,Xiong Yong, Gou Qingquan and Zhang Jianp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Binding Energy of the Body-centred Regular Tetrahedral Structure of He5+ , Chinese Physics ,11 (10), 1018 (2002). SCI 收录
13. Gou Qingquan,Zhang Jianping and Li ping,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Binding Energy for Equilateral Triangle Structure of He3+ Cluster, Commun. Theor. Phys.,38 (5), 597 (2002). SCI 收录
14. Li ping,Gou Qingquan,Zhang Jianping and Miao Jingwei, The MACQM Calculation for the Binding Energy of the Equilateral Triangle Structure of H3- Cluster, Commun.Theor.Phys. 35 (3), 327(2001). SCI 收录
15. Pang Xiaofeng and Li Ping, Quantum-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roton Transport in the Hydrogen-Bonded Molecular Systems, Chinese Physics , 9 (2),86(2000). SCI 收录
16. Li ping,Yin Hua,Gou Qingquan and Miao Jingwei, The MACQM Calculation of the Total Energy Curve for the Equilateral Triangle Structure of H3+ Cluster, Commun.Theor.Phys. 32 (3), 467(1999). SCI 收录
17. Pang Xiaofeng and Li Ping,The Properties of the Ground State of the Nonadiabatically Coupled Electron-phonon Systems with Correlated Displacement and Squeezing, Acta Physica Sinica(Overseas Edition) 8 (8), 598(1999). SCI 收录
18. P.Li and K.T.Tang,Interaction Potentials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Sodium and Rare Gases, J.Chem.Phys.106 (9), 3825(1997). SCI 收录
12.中国药科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女,1960年3月15日生。现任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导、生药学药用植物学教研室主任,“生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和“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学”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负责人、带头人,“现代中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中国药科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天然药物》、《西北药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1982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中药系,获学士学位;1983年考入中国药科大学,师从徐国钧院士攻读生药学专业博士学位,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在日本北海道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进行合作研究或作高级访问学者。先后应邀去美国、新加坡、越南、印度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参加中药研究的学术会议,并做特邀学术报告或大会报告。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药材的品种鉴定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研究、中药创新药物研究等。主攻方向为中药复杂体系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新方法的建立及质量控制新体系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或承担了30余项国家级等课题,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完成的科研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并获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四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药学研究奖”一等奖等奖励。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被《SCI》收录30余篇,有本领域国际一流杂志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A)、Electrophoresis、Planta medica、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等。以主编、副主编出版著作7部。申请发明专利10项,5项已获授权。研制中药二类新药(原二类)3个;一个已进入三期临床。
长期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编的《生药学》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3年主持的《生药学》课程获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的《生药学》教学改革工作,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生药学》和《英语生药学》课程分别获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承担硕士研究生《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方法学导论》、博士研究生《中药创新药物研究方法学选论》等课程的主讲。
至2004年指导博士研究生28名,已毕业11名,指导硕士研究生41名,已毕业18名。指导的研究生论文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次、顾吉衡奖学金2人次;指导的研究生论文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人次、顾吉衡奖学金1人次。是江苏省优秀博士生导师。
13.山东医学院教师女,1933年2月出生,山东齐河人。大学本科。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授。教研室主任、基础部主任。1952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留校任教。1960年支援山东菏泽医专建校。1964年任职于山东中医学院。现离休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历任教研室主任、研究室主任、基础部主任等职,兼任山东微生物免疫学会委员。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年。曾发表《若干中草药的协同抑菌作用》、《中药对真菌的抑制作用》、《几种中草药的免疫效应测定》、《溶血空斑——一项日益发展的免疫学技术成就》、《耒阳梨香菇补精对小鼠免疫学技术成就》、《耒阳梨香菇补精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TH试验研究进展》等论文数十篇。完成课题十余项,其中《利用溶血空班试验技术观测中药对小鼠抗体形成细胞的影响》、《抑菌中草药免疫效应的研究》双获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土贝母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获省科协优秀论文三等奖。《抑制免疫中草药的免疫效应及疗效观察》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出版有《立克次氏体与立克次氏体病》(合译)、《微生物与寄生虫》(主编)、《西医临床学基础》(副主编)等。辞条辑入《中国名医列传、当代卷》、《世界医学界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等。
14.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八一电影制片厂军教片摄影队队长,二级摄影师。1938年5月生,山东省淄博市人。1956年12月入伍,1960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历任摄影助理、摄影师、摄影队长等职。从事电影摄影工作30年,拍摄的军教片主要有《全军装备器材革新》、《丛林生活》、《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射击》、《伪装》、《前进中的高射炮连》、《边境巡逻》、《军事五项》、《国庆阅兵》(合作)、《开辟通路》、《炮兵气象知识》、《炮兵快速反应》、《侦察兵野战生存》、《抗美援朝》等30余部。其中《军事五项》、《开辟通路》、《炮兵气象知识》获厂优秀影片奖;《国庆阅兵》获政府奖。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教影视协会会员。
15.江苏省戏剧学校毕业生江苏省戏剧学校96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获98全国推新人大赛十佳明星。

16.中山大学教授女,广东蕉岭人,哲学(伦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政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

员、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伦理学会会长。 1975年高中毕业,同年7月下乡海南岛定安县龙门公社农场,曾任农场副场长,11月借调定安县知青办任知青专职干部。 1978年考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82年毕业留校,先后在思想教育研究室、德育研究所、理论部、教育学院任教。历任研究室秘书、副主任、主任。1987年晋升讲师,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晋升教授。1985年至1986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1989年3月至6月在上海第二外国语学院培训部强化外语学习;1990至1991年在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教育学院作访问学者(系思想理论教育战线首批国家公派访问学者);1994至1997年攻读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博士研究生,199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4年受哈佛大学燕京学社邀请做高级访问研究(10月至04年2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学校德育与比较思想道德教育、比较伦理、生命伦理等。近年主持省部级上项目: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两种“利他”主义德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现代社会伦理变迁与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价值教育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第一届百名优秀“两课”教师荣誉称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山大学教学名师、主持《思想道德修养》被评为首届国家级精品课程、主编《思想道德修养》获教育部社政司“全国高校‘两课’优秀教材”、广东省高等学校第一、第二批“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先进个人优秀奖、广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1998、2001两次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1993年和1998年分别当选中山大学第八、九届党委委员,1999年8月任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1年10月担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07年7月担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副校长。2008年3月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
17.合肥工业大学教师

李萍,女,1973年12月出生,已婚,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200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材料加工工程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从浙江大学机能学院机械工程流动站博士后出站。2003年10月日本横滨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安徽锻压学会副秘书长,安徽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已发表论文40余篇。
研究方向:精密塑性成形、组织模拟及人工智能在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应用
18.北京地坛医院医生李萍,女,副主任医师。于一九七七年毕业于佳木斯卫校妇产专业,二十七年来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曾在基层综合医院从事本专业十七年。于一九九三年调入地坛医院,从事传染病的病理妇产科,至今已十年余。在多年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相结合,正确运用科学技术为病人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前十七年的基层工作的磨练中,已熟练掌握妇产科方面的多发病及常见病防治及妇科、产科、计划生育各项手术的操作,成为基层医疗技术骨干,曾获得各项荣誉十六次,有着良好的医德医风。
一九九三年调入地坛医院至今,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传染病的防治,对患有传染病的孕妇做预防宣教以及母婴阻断,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大量的临床工作是科室技术研究最好的课堂,能够很好地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九九年至二00二年支援西北边疆,在最艰苦落后的地区从事妇产科工作三年,使自己积累许多新的知识及经验,综合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19.敦煌研究院接待部主任现任敦煌研究院接待部主任,副研究员。 1981年4月,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的李萍高中毕业后,来到当时敦煌研究院的前身------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此时正值国家改革开放之初,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工作百废待兴,敦煌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窟随着敦煌市的对外开放也面临着向世人展示其瑰丽面容的时刻,李萍被分配到接待部工作,光荣地成为一名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讲解员。
由于刻苦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勤奋工作,在讲解工作中表现突出,1984年,李萍被保送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系日语专业学习。在学业完成后,因学习成绩优异,旋即于1988年被派遣到日本神户大学文学部进修学习,成为敦煌研究院最早赴国外培养专家学者的研修者之一。
1990年,从国外学成归来的李萍回到了敦煌研究院接待部。通过留学深造,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李萍同志,已成为接待讲解和外语翻译工作中的佼佼者。其间多次为包括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小渊惠三等日本政要和日本著名的敦煌学专家学者来敦煌莫高窟的参观访问担任接待讲解,受到了好评和赞扬。1999年,日本放送协会(NHK)在莫高窟拍摄制作大型电视节目《世界悠悠》,这是国外媒体首次在拍摄现场进行的直播节目,李萍担任了此次电视直播的翻译工作。
1994年在敦煌研究院建院五十周年之际,李萍同志作为在敦煌文化弘扬工作中具有突出贡献者受到表彰和嘉奖。随后,李萍同志还担任了甘肃省第九届人大代表并担任起部门领导的责任。
自2000年起,随着敦煌莫高窟的游客参观量大增,如何解决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间的矛盾成为敦煌研究院工作的重心,李萍同志撰写了《浅谈莫高窟的游客管理》并在《敦煌研究》学术刊物上发表,并与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专家合作撰写了《游客调查规范手册》,在此期间与国际合作开展了游客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地实施了包括开展游客调查、实行游客参观预约制等各项工作。李萍同志为莫高窟遗产地游客管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贡献。
接待部是敦煌研究院对外开放的窗口部门,承担着向世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责。为提高部门整体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李萍同志在致力于不断改进提高部门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大刀阔斧地推动了讲解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培养和提高,并多方联系各地的高等外语院校,输送了近40名讲解员学习进修,极大地提高了部门的整体业务水平。2006年,在她的倡议和主持下,敦煌研究院出版了第一本由讲解员们撰写的专业书籍《讲解莫高窟》,受到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游客的欢迎和好评。
在李萍同志主持接待部工作以来,部门多次被评为敦煌研究院年度先进集体,有多名讲解员多次在全省文博系统讲解员演讲大赛中获奖,并代表我省文博系统参加全国讲解员演讲大赛获二等奖,体现了我省文博系统工作的成绩。
2002年至2008年间,李萍还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七十多万字的学术专著,其中《犍陀罗美术寻踪》一书在2006年已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涅盘与弥勒的图像学》近期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20.演员李萍李萍,青岛人,79年考入峨嵋电影制片厂当演员。早年演过电影《沙鸥》中的女二号。在1993年《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后,李萍离开荧屏,直到2000年,她又复出。受邀出演《大宅门》之后,李萍的戏约不少,很多影视剧里都能见到她,像《宅门逆子》《围屋里的女人》《绝对权力》《机灵小不懂》《尚方宝剑》等等。

其丈夫是演员张谦。
21。晋剧“梅花奖”得主李萍1976年考入张家口戏剧学校学习晋剧表演的李萍从艺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来,她以甜美的嗓音、俏丽的扮相和富有韵味的表演,在戏剧舞台上闯出了一片天地。曾先后荣获中国戏剧 “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省戏剧节 “表演一等奖”等多项大奖, 2003年当选为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李萍现任我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22。黄梅戏国家一级演员 李萍李萍:国家一级演员
1978年考入黄梅戏二团,在本团学员班受训四年
在电视片《双莲记》、《女驸马》、《郑小娇》、《天柱情缘》、《鸣凤辞店》、《春香传》、《半夜夫妻》、《送绫罗》、《戏牡丹》、《韩湘子化斋》、等音像作品,出版个人演唱专辑《西湖山水还依旧》。其中《天仙配》发行量突破二十万盒,创全国戏曲盒带发行量之首。
录制的《天仙配》、《戏牡丹》等盒式磁带向全国发行。获文化部“表演银奖”、中国文联“剧目奖”等国家级大奖。
1984年参加了央视“新年戏曲迎春晚会”,
1987年参加“太湖之春艺术节”,首届“中国艺术节”,
1992年参加浙江电视台“新年迎春联欢会”,
1994年参加“小百花艺术节”。在《莫愁女》中饰演“莫愁”。
在《辑毒女警官》中饰演“女警官”,在电影《香魂》中饰演“红鲤仙”等。曾获安徽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二等奖,安庆首届戏剧节新秀奖,全国黄梅戏演员大奖赛优秀奖,安庆地区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全国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文化部银奖,安庆市黄梅戏汇演一等奖,
199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拍摄了个人专题片《繁星集》,个人经历在《女明星的七色人生》一书中有详细介绍,以被录入《安徽省高级专家名人录》。
23.新疆天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女,回族,高级经济师,现任新疆天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萍先后当选为乌鲁木齐县政协常委、新疆植物协会副理事长、新疆农作物协会副理事长、新疆妇联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多次被评为自治区、市级妇女优秀代表、乌鲁木齐市十大杰出成功女性等。中央电视台也多次报道了李萍的先进事迹,并亲切的称他为“西部玫瑰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