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育龄夫妇婚后同居,未避孕,性生活正常,而较长时间不怀孕,称为不孕(Sterility)。婚后多长时间未怀孕才属不孕症,过去曾规定3年、甚至5年,但晚婚已成风气,不孕症时限过长,将延误不孕症的诊治。根据Guttmacher1956年研究,平均婚的1年内受孕者占85%,两年内受孕者占93%,将不孕期限定为2年较为合理。近年来有不少关于自然受孕力的研究,对诊断不孕所需婚后时间有日益缩短的趋势。如万焕忠等报告:婚后3个月受孕率74%,半年内为86%,1年内为93%,2年内为97.2%,因此,建议时限定为1年,更为合理。

因男性原因致配偶不孕者宜称男性不育症(而不应称男性不孕症)。在女性则有不孕与不育之分:不孕(Sterility)指没有受孕的能力,即育龄夫妇长期同居,性生活正常,未避孕而未能怀孕;是由于精子或(和)卵子的异常,或生殖道的障碍,不能使精子与卵子相遇、结合而着床。不育(Infertility)指实际上或临床上未能生育,即虽有过妊娠,但均以流产、早产、死胎或死产而告终,从未获得过活婴;精子与卵子虽已结合,在子宫内膜着床后,胚胎或胎儿成长障碍或娩出障碍等而不能获得活婴。有些专题研究指出:受精卵在着床前约15%已死去,已经着床的胚胎有57%在临床能够确诊怀孕之前称“潜在妊娠”就死了。早早孕(停经42天以前的妊娠)的流产率是很高的,有的甚至月经不过期,胚芽即随月经血排出,而难以识别,故不孕与不育,在一般临诊是难以区分的,常笼统地总称为不育症。

不育症的辨证论治

肾阳不足型【证见】 婚久不育,精清精冷,性欲淡漠,阳痿早泄,精子稀少或死精子过多,射精无力;腰膝酸软,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夜尿量多,畏寒喜温。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弱。

【治法】 补肾壮阳,生精种子。

【方药】

1.主方生精种子汤(冷方南《中医男科l临床治疗学》)

处方:淫羊藿15克,续断12克,巴戟天12克,何首乌15克,枸杞子15克,桑椹子15克,五味子6克,覆盆子10克,车前子10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壮阳丹,口服,每日9克,每日3次。

(2)菟丝子丸,口服,每日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育精汤(鲍严钟验方)

处方:制首乌15克,韭菜子12克,当归12克,熟地黄12克,菟丝子12克,覆盆子12克,淫羊藿12克,川牛膝12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2)生育精汤(陈光家验方)

处方:菟丝子12克,破故纸12克,蛇床子12克,枸杞子15克,覆盆子10克,巴戟天10克,淫羊藿10克,鹿茸10克,锁阳12克,山茱萸9克,附子9克。水煎服,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注意女方的基础体温,观察排卵情况,以便掌握易于受孕的时间。

(3)强精汤(黄海波验方)

处方:雄蚕蛾50克,鹿角胶150克,淫羊藿30克,牛膝30克,覆盆子30克,石斛30克,熟附子25克,韭菜子30克,菟丝子50克,肉苁蓉6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早、午、晚各服1丸,白开水送下,15~20日为1个疗程。

肾阴虚型【证见】 婚久不育,性欲强烈,性交过频,精液不液化或死精子过多,或精子过少,畸形精子过多;五心潮热,盗汗口干,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阴补肾,生精种子。

【方药】

1.主方知柏地黄汤(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知母12克,黄柏10克,熟地黄24克,牡丹皮9克,山茱萸9克,山药15克,茯苓12克,泽泻9克,丹参20克,连翘15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滋阴种子丸,口服,每日9克,每日3次。

(3)大补阴丸,口服,每日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乌蓉补精汤(霰景春等《辽宁中医杂志》1988.6)

处方:何首乌30克,肉苁蓉25克,菟丝子15克,山药15克,蛇床子10克,熟地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2个月为1个疗程。

(2)龟鹿五子地黄汤(邹卫兵验方)

处方:熟地黄24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牡丹皮9克,茯苓9克,泽泻9克,五味子6克,车前子6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覆盆子15克,龟胶30克,鹿胶3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3)养阴生精汤(李芬如验方)

处方:熟地黄30克,山茱萸10克,牡丹皮10克,茯苓10克,鹿角胶10克,山药20克,黄精20克,淫羊藿20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车前子15克,覆盆子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脾肾阳虚型【证见】 婚久不育,性欲淡漠或阳痿,早泄,精清,精稀,精冷,精少;纳谷不香,腹胀便溏,五更腹泻,精神疲乏,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量多,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治法】 温补脾肾,生精种子。

【方药】

1.主方脾肾双补丸(冷方南《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

处方:党参30克,砂仁6克(后下),肉豆蔻10克,炒山药15克,陈皮5克,菟丝子10克,巴戟天10克,补骨脂10克,莲子lO克,山茱萸10克,五味子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附子理中丸,口服,每日1丸,每日2次。

(2)福幼理中丸,口服,每日1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

(1)龙珠丸(王怀玉家传秘方)

处方:鱼鳔胶,鹿角胶,龟板胶,阿胶,紫河车,桂枝,白术,附子,龙骨,菟丝子,枸杞子,车前子,五味子,覆盆子,熟地黄,当归,川芎,赤芍,何首乌,人参,山茱萸,牡丹皮,山药,泽泻,茯苓,沉香,木香,炙甘草。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日3次,每次1丸,淡盐水送下。

(2)天仙益精汤(汤清明验方)

处方:淫羊藿15克,黄芪15克,熟地黄15克,白术15克,龙骨15克,熟附子10克,小茴香6克,桂枝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气血两虚型【证见】 婚久无子,形体衰弱,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精液量少,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纳呆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 补气养血,益肾育鳞。

【方药】

1.主方毓麟珠(古验方《秘本种子金丹》)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熟地黄25克,白芍15克,川芎9克,当归10克,菟丝子15克,山药15克,枸杞子15克,胡桃肉15克,巴戟天10克,鹿角胶9克(另溶化),鹿角霜9克,杜仲9克,山茱萸9克,川椒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十全大补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2)卫生培元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3)党参养营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

(1)生精赞育汤(郑东利等验方)

处方:淫羊藿30克,制首乌30克,菟丝子12克,枸杞子12克,蛇床子12克,肉苁蓉15克,黄芪15克,当归15克,茯苓25克,牛膝15克,五味子lO克,仙茅10克,紫河车粉10克(冲服),鹿角胶5克(烊化冲服)。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2)益精汤(黄新发等验方)

处方:熟地黄15克,山药15克,淫羊藿15克,枸杞子15克,黄精15克,制首乌15克,黄芪15克,茯苓12克,牡丹皮10克,泽泻lO克,枣皮10克,当归9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

肝经湿热型【证见】 婚久不育,胁肋胀痛,睾丸肿痛、灼热或红肿,射精疼痛或血精,死精过多;面红耳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 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方药】

1.主方龙胆泻肝汤

处方:参见“阳强”肝胆湿热型方药。

2.中成药、单方验方见“阳强”肝胆湿热型方药。

肝郁血瘀型【证见】 婚久不育,胸闷不舒,善太息,胸胁胀痛,睾丸坠胀而痛,烦躁易怒,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或附睾有结节,阳痿或不射精。舌质暗,脉沉弦。

【治法】 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方药】

1.主方开郁种玉汤(傅山《傅青主女科》)加减

处方:柴胡9克,桃仁9克,香附9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牡丹皮10克,白术9克,茯苓15克,天花粉15克,橘核9克,王不留行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丹栀逍遥散,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2)济生橘核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疏肝活血汤(李雪芳验方)

处方: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9克,丹参20克,香附9克,穿山甲9克,路路通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痰湿内蕴型【证见】 形体肥胖,肢体困倦,精液稀薄,精子量少,性欲淡漠或不射精;面色苍白,神疲气短,头晕心悸。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 燥湿化痰。

【方药】

1.主方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叶天士女科》)

处方:苍术12克,香附9克,枳壳10克,法半夏9克,陈皮5克,胆南星9克,生姜3片。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健脾除湿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香砂胃苓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利湿清热汤(谢自成验方)

处方:萆薜20克,生地黄20克,牡丹皮10克,赤芍lO克,黄柏10克,炮甲珠10克,泽泻12克,王不留行15克,茯苓15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0剂。

不育症可分为:①原发不育及继发不育,前都指婚后从未妊娠过,后者指曾有过妊娠(包括足月妊娠、早产、流产和异位妊娠、葡萄胎等),但近2年未再妊娠;②绝对不育及相对不育,前者指夫妇一方有先天性或后天性解剖上或功能上的缺陷,无法矫正而不能受者,后者指夫妇一方因某种因素影响受孕,经过适当治疗而可能受孕者;③男性不育及女性不育,根据不育因素在男方或女方而区分;④器质性不育和功能性不育,前者指生殖器的病理解剖变化引起的不育,后者主要指内分泌异常引起的不育。

不育症的患病率(Prevalence):1984年WHO报告指出,不育症是全世界一个主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不育率在各国调查结果不同,一般占育龄夫妇的5%-15%。例如1990年WHO调查,美国不育症患病率为14.3%,芬兰为15.4%,非洲的加蓬则高达32%。中国不育症的患病率见于几份零星的调查,上海2.1%,北京1.6%,大连1.1%,虽然患病率很低,但由于中国人口多,不育症患者绝对数仍很多。

有条件的医院应开设不育门诊。要有一套系统而规律的检查方案。初诊询问病史,进行妇科检查(经期禁止)及霉菌、滴虫、淋菌、衣原体、溶脲脲原体检查。月经净后3-5天行输卵管通畅检查。月经周期第9天测定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周期第8日开始每日B超监测卵泡生长与排卵及子宫内膜厚度;男方作精液分析。周期第13天测血催乳素(PR1),再测E2,作性交后试验。周期第22天测血黄体酮(P)。周期第27-28天作诊断性刮宫术,刮取子宫内膜送活组织检查。任何一天均可测定抗精子抗体和抗子宫内膜抗体,以及染色体检查。根据适应证,于月经干净后3-5日作腹腔镜检查或宫腔镜检查。检查的项目越多,不明原因不育的出现率越低。注意敦促男方同步检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