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性鱼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0-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冷水性鱼类英文名称:cold water fishes定义:仅分布或适应在寒冷水域中生活的鱼类。应用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基础科学(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冷水性鱼类是淡水中生活(包括降海类型)的鱼类能适应较低水温的生态类型。这种鱼类多生活于北半球的山涧溪流,可以在水温较低的水体中生长发育。一般认为,冷水性鱼类生存的温度范围为0~20℃,最适温度为12~18℃,所能适应温度的上限是22℃,极个别的种类可以极短时间的适应24℃的水温,当温度升高时,即水温超过20℃时,冷水性鱼类会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停止摄食和生长发育,直至死亡。 广义的冷水性鱼类是指所有生活环境水温较低的种类,只要其生活环境水温低于某一温度点即可,尤其是北半球45℃以北和海拔较高地区的许多种类都称之为冷水性鱼类。

按此定义,我国有冷水性鱼类近90种,包括7目、12科、36属和4个亚属,主要种类有:细鳞鱼、哲

冷水性鱼类

冷水性鱼类(9张)

罗、、乌苏里白鲑、各种大麻哈鱼、茴鱼、胡瓜鱼、公鱼、大银鱼、狗鱼、鱥类、雅罗鱼类、裂腹鱼类、一些鳅类、江鳕、刺鱼和杜父鱼等。

养殖的冷水性鱼类主要是鲑科鱼类,以鲑科鱼类为代表的冷水性鱼类具有以下特征:

1.对水温要求比较严格,一般在1~22℃,亲鱼培育和产孵需要有一定时间13℃以下的水温。

2.高耗氧,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量要高于5mg/L。喜欢清澈见底的流水,对水质的要求极高。

3.多数种类具洄游性、对盐度适应范围较广。目前我国养殖的种类基本上是陆封种,可在淡水养殖,经过一定时间对盐度的适应也可在海水中养殖。

4.多数种类是肉食性,对蛋白和脂肪的利用率较高。

5.性腺发育与温度和光周期关系密切,繁殖期多在全年光照最短的秋冬季节,卵的孵化期长,需300~500个度·日。一些种类一生只繁殖一次。

6.个体较大(大西洋鲑最大个体重46。8㎏、150㎝,哲罗鱼可达到80 kg)、生长速度快(道氏虹鳟2龄鱼重达 3.5~4.5㎏); 适合高密度生产,每平方米可产商品鱼60 kg以上。

7. 多数种类的肌肉含高比例的蛋白质和脂肪,无肌间刺,可食部分大,鱼肉品质高。鱼卵可生产高档营养食品----鱼子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