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丑铜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亚丑铜罍

铜罍,为大型盛酒器。《尔雅·释器》注:“罍形似壶,大者受一斛。”罍的器形,始见于商代晚期。罍的数量并不太多,分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钮。罍流行于商末至西周,绝于战国晚期。

这件铜罍,通高42厘米,口径13.4厘米,带盖直口,直颈,圆肩,深腹,腹下敛,矮圈足。肩部两兽首环耳,腹下方一侧置一兽首鼻钮。器身最大径在肩腹交接处,腹壁自此向下斜收成底。通体细雷纹作地,肩饰夔纹,上腹饰涡纹间四瓣目纹,下腹饰垂叶纹。盖隆起上有瓜棱形钮,饰三角纹、涡纹间四瓣目纹。盖内及口内同铭,释为“亚丑(丑)”,所以称此器为“亚丑罍”。此器保存完好,表面润滑光亮,花纹繁缛、细密。造型优美,在中原地区很少见,实为“亚丑”器群中之精品。

历年来研究者对“亚丑”铭文铜器多有推论:有以“亚丑”铭文为代表的一类青铜礼器乃夏民族的遗族,以“亚丑”为徽号的一支,历夏、商至周,散居益都一带,其族即夏禹王室后裔一说。又有所谓“亚丑”铭文,乃古史中有夏斟灌、斟寻二国中斟灌一国的徽号一说,从而论及,益都苏埠屯“亚丑”墓地为斟灌氏的墓地。还有一种推测,今山东益都发现“亚丑”铭文,是商末诸侯薄姑氏的徽号,今山东益都一带乃殷末周初时期薄姑国的旧地所在等等。其说不一,尚待考古资料验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