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鲨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鼠鲨目
剑吻鲨

概述鼠鲨目(Lamniformes;mackerel sharks)是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侧孔总目(Superorder Pleurotremata)的1目,又称鲭鲨目,是侧孔总目中最大的一个目。该目有12科。

形态特征鳃孔5对。背鳍2个,无棘,具臀鳍。眼无瞬膜或瞬褶。椎体具辐射状钙化区,4个不钙化区无钙化辐条侵入。颌舌接型,上颌仅以韧带连于头骨。[1]两颌前后方牙齿同形。

主要科⑴剑吻鲨科(Scapanorhychidae),只剑吻鲨1种。产于日本。

⑵锥齿鲨科(Odontaspidae):仅1属约6种。体长一般2~3米。大者6米。卵胎生。分布于西大西洋、北大西洋、地中海、西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中国产2种,性凶猛。

⑶鼠鲨科(鳍鲨科,Lamnidae),有3属5种。噬人鲨属只1种。广布各热带和亚热带海区,中国见于南海和东海;鼠鲨属有2种,广布于寒带和温带海区,中国尚无记录;鲭鲨属有2种,中国只1种,分布于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

⑷姥鲨科(Cetorhinidae),1属1种。体庞大,长可达15米。鳃弓具密列细长鳃耙,滤食浮游动物和小鱼。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区。

⑸长尾鲨科(Alopidae),只1属3种。广布于热带和温带各海区。中国有3种。

⑹须鲨科(Orectolobidae),约有11属28种。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海区尤为繁盛。中国现有5属约9种,都是小型鲨鱼,浅海种类,体具斑纹保护色。

⑺橙黄鲨科(Cirrhoscylliidae),有1属3种。分布于菲律宾、日本和南海。

⑻鲸鲨科(Rhincodontidae),只1种。体庞大,长可达20米。广布于各热带和温带海区,中国各海区夏、秋季节都有分布。

⑼拟皱唇鲨科(Pseudotriakidae),只1种“拟猫鲨”,有3米长,生活在200-1500米的深海中,每个卵壳中包括20000个卵,但只有少部分孵化,其馀的卵作为已孵化的小鱼的食物。

⑽真鲨科(Carcharhinidae),全世界共有13属58种。一般在暖温带的近海活动,体长1-4米。

⑾巨口鲨科(Megachasmdae),只有巨口鲨1种。

⑿双髻鲨科(Sphyrnidae),头呈丁字形,头的前端向两侧突出,形成双髻状而得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