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浊岛效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11-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形成投射到地表的太阳辐射,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平行光线方式射来的直接阳光,称为太阳直接辐射s;另一部分是太阳辐射经过地球大气圈时,因为受到空气分子、悬浮颗粒物和云粒的散射作用而向四面八方散射出的光亮,称为散射辐射D。在相同强度的太阳辐射下,混浊空气中的散射粒子多,其散射辐射比干洁空气强,直接辐射则大为削弱。气象学者乃以D/S表示大气的混浊度(又称混浊度因子)。城市中因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炉灶等排放出的烟尘污染物比郊区多。这些污染物又大都是善于吸水的凝结核。城市中垂直湍流比较强,因此有利于低云的发展。大量观测资料证明,城区的低云量多于附近郊区,这就使得城市的散射辐射比郊区强,直接辐射比郊区弱,大气的混浊度显著大于郊区。以上海为例,根据近27年的辐射资料统计平均上海台的混浊度D/S为1.17。比同时期十个郊区站的混浊度D/S平均要大15.8%。在上海混浊度分布图上,城区呈现出一个明显的混浊岛,在国外许多城市都有类似现象。

主要表现(1)城郊大气质量对比表明,上海城市大气污染物(SO_2、NO_x、飘尘、降尘等)平均浓度明显高于郊区;

(2)由于上海城市大气中凝结核丰富,热力湍流和机械湍流都比郊区强;因此城区低云量大于郊区;

(3)城区混浊度因子明显大于郊区,以市区为中心形成一个显著的混浊岛。

影响一、减少城市日照

二、降低能见度

飘尘浓度愈大,混浊岛效应愈明显,市区能见度下降愈大。

三、出现低湿的城市“浊雾”

市区由于大气污染,低空吸水性核丰富,往往在相对湿度不到100%,甚至在90%以下时亦有“浊雾”出现。

四、市区降水酸度及酸雨频率大于郊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