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州府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书信息作者: (清)王敛福纂辑

出 版 社: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 2006-11-1

字数: 780000

版次: 1

页数: 1220

印刷时间: 2006-11-1

开本: 32开

印次: 1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7071761

包装: 精装

内容简介据了解,《颍州府志》系清代颍州知府王敛福亲自动笔修篆,是当时唯一的一部府志。初版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全志十卷,约40万字,分舆地、建置、食货、学校、秩官、人物、艺文、杂志等门类。然而,由于年代久远,现存的《颍州府志》已寥寥无几,且大都保存在外地图书馆古籍部,既不便于借阅,也不便于阜阳人研究。同时,以前的志书还没有标点符号,极不适合现代人阅读查校。为此,市地志办依据省地志办要求及史学家、阜阳市情需求,而重新印刷出版。

此次重新点校的《颍州府志》,大32开本,约77万字,依据点校的底本是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方志集中》,聘请了四位对阜阳历史有研究的人员担纲点校。全志点校完毕后,市地志办副主任邓建设对全志进行了一次通读。他在通读中发现,依据的乾隆十七年刻本虽然是善本,但原书有残页、字迹模糊等问题。为此他对原志从史籍中引用的资料,尽可能找到出处,将志书中模糊、残缺的部分恢复、补全,并与省图书馆古籍部、博物馆资料部、武汉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南京市图书馆古籍部、扬州市图书馆古籍部等单位所藏的乾隆《颍州府志》进行了互校,并进行了订正。

据悉,此书出版历时三年,进行了三遍详校,两遍再审。此书的出版为热爱阜阳、身在阜阳、研究阜阳历史的市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此次重新点校的《颍州府志》,大32开本,约77万字,依据点校的底本是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方志集中》,聘请了四位对阜阳历史有研究的人员担纲点校。全志点校完毕后,市地志办副主任邓建设对全志进行了一次通读。他在通读中发现,依据的乾隆十七年刻本虽然是善本,但原书有残页、字迹模糊等问题。为此他对原志从史籍中引用的资料,尽可能找到出处,将志书中模糊、残缺的部分恢复、补全,并与省图书馆古籍部、博物馆资料部、武汉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南京市图书馆古籍部、扬州市图书馆古籍部等单位所藏的乾隆《颍州府志》进行了互校,并进行了订正。

据悉,此书出版历时三年,进行了三遍详校,两遍再审。此书的出版为热爱阜阳、身在阜阳、研究阜阳历史的市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目录《安徽历代方志丛书》前言

《安徽历代方志丛书》出版说明

乾隆《颍州府志》简介(邓建设)

原乾隆《颍州府志》编纂姓氏

《颍州府志》序(张师载)

《颍州府志》序(高晋)

叙(胡格)

《颍州府志》序(双庆)

《颍州府志》序(许松佶)

《颍州府志》叙(王敛福)

序(崔应玠)

凡例

水道考

汝水考

沙河即颍河考

淝河考

涡河考

东清河辨误

卷之一舆地志

沿革

疆域

星野

形胜

风俗

卷之二建置志

城池

公署

坛壝祠庙寺观

[乡图]

(里)[村]集

铺舍

桥渡

古迹

(坟)[陵]墓

卷之三食货志

[人]丁(口)

田赋

积贮

盐法

蠲赈

惠老

物产

卷之四学校志

学宫

书籍

祀典

弟子员额

学租

书院

卷之五秩官表

封爵

职官

卫(制)

营(制)

卷之六名宦志

[东汉]

[三国魏]

[晋]

[南北朝]

[唐]

[五代]

[宋]

[元]

[明]

[国朝]

卷之七选举表

[列国大夫]

征辟

进士

举人

贡士

应例

杂(目)[职]

武科

武职

她封

恩荫

卷之八人物志

传[记]

方伎

仙释

流寓

列女

卷之九艺文志

卷之十杂志

祥异

兵革

辨误

摭史

纪闻

校点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