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山耳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内容种 名:贡山耳蕨

学 名:Polystichum integrilimbum Ching et H. S. Wu

别 名:-

科:鳞毛蕨科

属:耳蕨属 产地分布:产云南西北部(贡山)。海拔1550-2500米。 形态特征部直径2-3毫米,禾秆色,腹面有纵沟,有狭卵形及披针形棕色鳞片;叶片狭卵形至狭椭圆形,长15-20厘米,宽4.5-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略变狭,二回羽状;羽片18-20对,互生,平伸,宽披针形至狭三角形,中部的长2.2-3厘米,宽1-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偏斜的宽楔形或近截形,羽状;小羽片4-5对,互生,略斜向上,宽卵形或菱状卵形,先端急尖成刺状,基部斜楔形,边缘全缘或有极少小齿,基部上侧第1片最大,长6-12毫米,宽4-6毫米;小羽片具羽状脉,腹面不明显,背面微凹。叶为较厚的革质,背面仅有极少的纤维状分枝的鳞片;叶轴腹面有纵沟,背面有稀疏的鳞片,鳞片披针形,浅棕色,略扭曲。孢子囊群位于主脉两侧,每个小羽片1-3对;囊群盖圆形,全缘。

形态特征植株高16-30厘米。根茎直立,密生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4厘米,基部直径2-3毫米,禾秆色,有时基部棕色,腹面有纵沟,密生鳞片,鳞片披针形及卵形,边缘有齿;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狭倒披针形,长26-40厘米,宽3.5-4厘米,先端渐尖,向基部渐变狭,一回羽状;羽片30-34对,互生,近无柄,平伸或略斜向上,披针状镰形,下部的逐渐缩短成三角卵形,中部的长2-2.5厘米,宽8-10毫米,先端尖,基部偏斜,上侧截形,下侧楔形,上侧有三角形耳状凸,边缘有开张的刺状齿;叶片革质,羽片背面有披针形的小鳞片;羽片具羽状脉,主脉腹面下凹,背面微凸,侧脉分叉,不明显;叶轴腹面有纵沟,背面下部有卵形鳞片。孢子囊群圆形,在主脉两侧各1行,囊群盖圆形,边缘不整齐。功效清热解毒、驱虫止痛、凉血止血。主治用于疮疡痈肿等,虫积腹痛、崩漏、白淋等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