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上清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处方】黄连10g 栀子(姜制)80g 连翘80g 蔓荆子(炒)80g 防风40g 荆芥穗80g 白芷80g 黄芩80g 菊花160g 薄荷40g 酒大黄320g 黄柏(酒炒)40g 桔梗80g 川芎40g 石膏40g 旋覆花20g 甘草40g

【制法】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50~17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功能与主治】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食物;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禁用。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临床应用]

(1)用于上焦风热,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2) 用于急性口腔炎,内耳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血管神经性头痛,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齿龈炎,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急性胃肠炎,痢疾等。

黄连上清丸

【来源】《饲鹤亭集方》。

【组成】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桅各240克 大黄360克 连翘 姜黄各180克 玄参 薄荷 归尾 菊花各120克 葛根 川芎 桔梗 天花粉各60克

【用法】上研细末,以蜜为丸。每服9克,临卧时用清茶送下。

【功用】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主治】三焦热积,心膈烦热,赤眼初起,咽喉疼痛,口舌生疮,小便赤涩。

【方剂名称】黄连上清丸

【药物组成】黄连5两(一方1两半),薄荷5两,羌活3两,归尾8两,大黄10两,荆芥4两,木贼3两,桔梗4两,菊花5两,生地5两,黄柏5两,防5两,黄芩5两,山栀5两,连翘5两,白芷3两,荆子3两,川芎3两,甘草2两。

【处方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方剂主治】郁火上灼,头晕目眩,火眼暴发,耳鸣鼻干,口疮唇裂,牙痛龈肿,鼻衄烦热,舌干喜冷,燥渴贪饮。

【方剂功效】清火生津,辛凉解热。

【用药禁忌】忌食辛辣。

【制备方法】上为细面,水泛小丸,黄连面为衣。

【用法用量】每服2钱,茶水送下。

【制药厂家】葫芦制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