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河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村情概况奎河村隶属云南省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阿得博乡阿得博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乡政府东面,村貌全景

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沿,距离村委会4公里,距离乡政府5公里。现有农户40户,有乡村人口175人,均为农业人口,劳动力9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1人。全村国土面积1.4平方公里,海拔1380M,年均气温15.3℃,年均降雨量2700mm,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67.02亩,其中人均耕地0.93亩,林地1914亩。该村的主要产业以种植水稻、草果、养猪为主,主要销往县内。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2.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1.6%,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3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该村计划大力发展养殖业(养猪、养鸡等)、种植业。

农村经济该村有耕地总面积167.02亩(其中水田148.39亩,旱地18.63亩),人均耕地0.93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拥有林地1914亩,荒山荒地20亩。该村的主要产业以种植水稻、草果、养猪为主,主要销往县内。草果

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2.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1.6%,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5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6.5万元,占总收入的80%;畜牧业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3头,牛出栏10头,鸡出栏300只);林业收入3.2万元,占总收入的6%;第二、三产业收入0.8万元,占总收入的2.5%;工资性收入5万元, 占总收入的15.8 %;农民人均纯收入141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人(占劳动力的5.5%),在省内务工2人,到省外务工3人。 今后的发展重点是:社会事业方面是修通进村公路,硬化村内道路,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改造村民住房;产业发展方面是依靠科学方法提高草果单产,种植冬早蔬菜100亩;户均养猪10头以上;到"十一五"规划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1417元增加到1700元。

基础设施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电话、通电视。全村有40户通电,有电视机农户15户,未通有线电视村中民居

(分别占农户总数的41.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29户,其中移动电话农户数23户(分别占总数的80.5%和76.7%)。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5公里,其中2公里为柏油路,另3公里为山村土路,没有进村公路,距最近的农贸市场5公里。有摩托车1辆,没有农用运输车及其它车辆。

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67.02亩,有效灌溉率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48.39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82亩。

到2010年底,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有1户为砖(钢)混结构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以种植水稻、草果、养猪为主,主要销往县内。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0.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5%,该村计划大力发展养殖业(养猪、养鸡等)、种植业。房屋;有3户为砖木结构;有31户为土木结构;有1户为其他结构的房屋。

今后的发展重点是:社会事业方面是修通进村公路,硬化村内道路,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改造村民住房;产业发展方面是依靠科学方法提高草果单产,种植冬早蔬菜100亩;户均养猪10头以上;明年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2500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