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色吸蜜鹦鹉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褐色吸蜜鹦鹉
【中文别名】杜凡波第氏吸蜜鹦鹉、黄额褐鹦鹉[1]
【拉丁学名】Chalcopsitta duivenbodei
【命名时间】Dubois, 1884[2]
【英文名称】Brown Lory
【科属分类】鸟纲、鹦形目、鹦鹉科、吸蜜鹦鹉亚科
外形特征
褐色吸蜜鹦鹉褐色吸蜜鹦鹉身长30 - 31cm,体重200-230g。一般的外观羽毛是暗橄榄褐色。前额和下颏黄色。羽毛胸部有黄色斑点,翅膀的边缘,大腿和下翼表面黄橙色,后者是在飞行中尤其明显。尾巴蓝紫色。嘴黑色,在上颌基上的眼环如同裸露的皮肤。虹膜是橙红色,腿灰色。两性相同。从外部看雌鸟略大于雄鸟。幼鸟颜色更深,黄色占的比例少。[3]
此类鹦鹉的羽色与大部分的吸蜜鹦鹉不同,外型及羽色只有和烟色吸蜜鹦鹉(Pseudeos fuscata)有点相似,算是较特殊的吸蜜鹦鹉。后者的头部与背部的羽色较深,有些带点深紫色的色泽,全球的数量约在5万只上下,而在国际间的鹦鹉养殖业中它们是十分稀少的种类;手养幼鸟非常友善爱玩,相当亲近饲主,是美丽又适合当宠物鸟的吸蜜鹦鹉。
分布范围
褐色吸蜜鹦鹉分布图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1]
生活习性
褐色吸蜜鹦鹉栖息于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与大型成熟的人工林。特别喜欢在林地边缘活动。该l吸蜜鹦鹉是低地鸟类,它们一般在低于海拔200米以下生活。它们通常以一对或小群,也和其他吸蜜鹦鹉混和,在周围的开花的树木是生活。
主要生活在海拔200m以下的潮湿森林、森林边缘地带、海岸平原等低地内,通常成对或一群约6-8只一起活动,常群聚在树顶上活动,也常和彩虹吸蜜鹦鹉聚集在开花的树上,是活跃及吵杂的吸蜜鹦鹉,它通常在树冠间寻找食物。飞行时污渍的黄橙色的翅膀非常明显的。[3]
生长繁殖
褐色吸蜜鹦鹉由于笼养数量很少,许多见到的多为野生鸟,大约3月时进入繁殖期,繁殖期时雄鸟变的较有攻击性,有人接近时会拍动双翅示警,雌鸟开始会花大部分的时间待在巢中,一次产2枚卵,有些雌鸟在生下第2 枚卵时才开始孵化,孵化期约24-26天,羽毛长成约3个月。刚饲养的成鸟对人有提防心,适应环境后即变的强壮也会信任饲主,喜爱洗澡。[3]
亚种分布
褐色吸蜜鹦鹉1.杜凡波第氏吸蜜鹦鹉(Chalcopsitta d. duivenbodei)
2.纽曼氏褐色吸蜜鹦鹉(Chalcopsitta d. syringanuchalis)[2]
保护等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