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胆中毒
概述
鱼胆中毒系食鱼胆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青、草、白鲢、鲈、鲤鱼胆中含胆汁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变性坏死。也可损伤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民间有以生吞鲤鱼胆来治疗眼疾、高血压及气管炎等病的做法,常因用量,服法不当而发生中毒。其中以青、草和鲩鱼苦胆中毒最多见。因胆汁毒素不易被热和乙醇(酒精)所破坏。因此,不论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超过2.5g,就可中毒,甚至死亡。
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 2.肝肾损害表现:肝区疼痛、肝大、黄疸、血清转氨酶升高;镜下血尿、蛋白尿、少尿和无尿、全身浮肿、肾区疼痛等。 3.心脏、神经损害表现:低血压和休克、心电图可有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头昏、头痛、烦躁不安、重者可有神经麻痹、昏迷、抽搐。
诊断依据
1.食鱼胆史; 2.食后2-7小时内,突然腹痛、剧烈呕吐、腹泻; 3.继则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功能等损害。
治疗原则
1.催吐、洗胃、导泻、减少毒物吸收; 2.护肝; 3.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必要时透析治疗; 4.重症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5.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对一般轻型病例可使用用药框限“A”和“B”项药物; 2.对中、重型病例的用药,可包括用药框限“A”、“B”、“C”; 3.对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可行透析治疗,肾区热敷,加强抗感染。
辅助检查
1.对一般病例的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难以确定诊断、需要排除合并其他病变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和“C”。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症状体征改善;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专家提示
本病目前无特殊解毒药物,应重在预防,得病后采取综合治疗,治疗重点在于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透析治疗。告诫人们应避免生食鱼胆,得病后应尽快到医院诊治。
鱼胆中毒诊断要点http://info.jk21.com/nutrition/food-sanitation/200509160045910610.html
(l)潜伏期一般为2~6小时,最短半小时,最长约14小时。
(2)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腹泻、稀水便或糊状大便。由于腹痛、呕吐剧烈、临床上易误诊为胆石症等急腹症,应予以注意。
(3)肝脏肿大、有触痛,并有黄疽、肝功能异常、严重者有腹水,甚至发生昏迷等。肝脏损害多在食后1~3天发生。
(4)全身浮肿,少尿,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发生尿闭、甚至尿,毒症。肾脏损害表现常发生在食用本品3 天以后。
(5)严重中毒者可发生急性溶血,便血以及皮肤出血点。多数患者尚有血红蛋白尿。
(6)部分患者有头痛、低热、嗜睡、四肢发麻、眼球震颤、严重时可发生抽搐,甚至昏迷。
(7)严重溶血时血红蛋白下降。
急救处理
(l)鱼胆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就诊患者均应给予洗胃等排毒措施。
(2)保肝治疗。
(3)对症治疗。如碱化尿液,补液,防止肾功能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