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酸与恶狗
酒酸与恶狗,是文言文启蒙读本里的第335篇。
原文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主人怪其故,问诸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猛,狗猛何故酒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至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注释升概:打酒的容器
平:公平
谨:敬
县:同“悬”
不售:售不出去
酤:打酒
迓:迎
龁:咬
译文宋国有个卖酒的人,卖酒都量得很公平,对客人殷勤周到,酿的酒又香又醇,卖酒的旗子高高飘扬。
然而却卖不出去。因此酒都变酸了。店主心理奇怪想找原因,于是请教附近认识的长者杨倩。杨倩问:“你养的狗很凶吧?”卖酒者说:“狗凶,为甚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倩回答:“人们怕狗啊。如果有大人让孩子带着钱提着壶罐前来买酒,而你的狗却扑上去咬人,这就是酒变酸、卖不出去的原因啊!”
解说恶狗和酒酸本来是毫不相干的,没有任何因果关系。但这家酒,虽然价钱公道,待客殷勤,就是没有一个顾客上门,只因恶狗在门口挡驾,成了酒酸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