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野宿近荒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概况【作品名称】浪淘沙·野宿近荒城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纳兰性德

【作品体裁】词

原文浪淘沙

野宿近荒城,砧杵①无声。月低霜重莫闲行②,过尽征鸿③书未寄,梦又难凭。

身世等浮萍,病为愁成。寒宵一片枕前冰④,料得绮窗⑤孤睡觉,一倍关情⑥。[1]

注释①砧杵:捣衣石和棒槌。古诗词中以此代指闺中人为征人制寒衣,故砧杵之声寓有思妇之怨,或寓有征人思妇之意。乐府诗《子夜四时歌·秋歌》:“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

②闲行:犹微行,本指行动隐秘之意,此处谓独自悄然缓行,即闲步之意。

③征鸿:远飞的大雁。江淹《赤亭诸》:“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

④寒宵句:谓寒夜无眠,枕边一片冰冷凄清。

⑤绮窗:饰有彩色雕画之窗,代指闺人、思妇。

⑥一倍关情:更加倍地动情了。

赏析寄身塞上而心系闺中妻子,遂填此以抒相思相念之怀。上片由描述野宿孤寂入手,转而写月夜相思。虽然鸿雁过尽,然而书信不达;纵有好梦也难遣愁怀。下片推开去写身世之感和此刻的凄清孤独,愁苦成病。后三句则转为从对方写来,料想此时闺中的妻子更会伤情动感,这就加倍地表达出相思的恨怨之情。[2]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