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牌令·左边是张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作品名称:牙牌令·左边是张天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作品体裁:牙牌令 作品出处:《红楼梦》第四十回

目录

作品原文作品注释作品赏析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左边是张“天”(1)。——头上有青天(2)。

当中是个五合六。——六桥梅花香彻骨(3)。

剩了一张六合幺(4)。——一轮红日出云霄(5)。

凑成却是个“蓬头鬼”(6)。——这鬼抱住钟馗腿(7)。[1]

作品注释(1)“天”:上下都是六点的牌叫天牌。

(2)头上有青天:俗话,有所谓“做人要凭良心”的意思。

(3)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北宋时初建,即跨虹、东浦、压堤、望山、锁澜、映波六座桥。堤上多植梅花。这里以“六桥”比六点,以“梅花”比五点。彻骨:形容极香,又与牌的点色刻于骨上相切合。

(4)幺:“一”的另一个说法。

(5)一轮红日出云霄:上面的一点色红,以比“一轮红日”;下面的六点色绿,以比青云。

(6)“蓬头鬼”:成套点色的名称,三张牌是六六、五六、幺六,五与幺加起来也是六,成“一副儿”,叫“蓬头鬼”。

(7)钟馗:相传是唐代人,曾应武举未中,死后托梦给唐玄宗,立誓要“除天下之妖孽”,玄宗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画成图像,告示天下,命岁暮时家家画其像“以祛邪魅”。见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后来,民间遂有钟馗能收伏鬼的传说。这里说钟馗反被鬼抱住了大腿,所以引得大家发笑。《孤本元明杂剧》中有《庆丰年五鬼闹钟馗》一剧,其中有五鬼一齐拥上扯衣抱腿与钟馗扭打的情节。[1]

作品赏析《红楼梦》中贾母两宴大观园,众人在席上共作了七首酒令,这一首是贾母所作。牙牌,又称骨牌、牌九,旧时游戏用具,亦作赌具。共三十二张,刻有等于两粒骰子的点色,即上下的点数都是少则一,多至六。一、四点色红,二、三、五、六点色绿。三张牌点色成套的就成“一副儿”,有一定的名称。行令时,宣令者说一张,受令者答一句,说完三张,“合成这一副儿的名字,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话,比上一句,都要押韵。”小说里牙牌令中一、三、五、七单句都是宣令者鸳鸯所说。[1]

“牙牌令”是饮酒、赌博、文字游戏三者的结合,是古代贵族豪门消遣作乐的方式之一。作者在描写这一情节的过程中,处处着意刻画人物的不同思想性格。读者读这一大段文字时如果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就难以理解作者的用心。

贾母说的牙牌令语言上多半是常言,不拘出处,和小姐们喜欢引诗词曲子原句并不相同,都各自适合她们的身份。酒令还和小说中多数诗词一样,字里行间与后来情节发展有关。但在失去后半部原稿的情况下,要逐句确切地指出这些酒令的深意来是困难的。[2]

作者简介曹雪芹画像

[3]

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大约在明代末年被编入满洲籍。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后来父亲因事受株连,被革职抄家,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历经十年创作了长篇名著《红楼梦》,死后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该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