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干
一.文化类 (宋)傅干著、线装、16开、定价:240.00元,2001年7月出版
一代文豪苏轼的词作向为世人所重,自南宋起传刻笺注之书叠出。但时光流转,岁月迁延,流传至今最早的苏词笺注之作仅存傅干《注坡词》十二卷。傅干,南宋人,详细生平不可考。有关专家将其《注坡词》与当今流行最广,最为人们所重视的苏词笺注之作——元延本《东坡乐府》及明本《四朝名贤词》对照,发现傅本不仅在注释条目的数量上多于后两书。而且,其注释质量也远胜二者,原样保留了许多苏轼“自注”“自序”等珍贵资料。我社此次据以影印者,便是清代藏书家沈德寿抱经楼据明影宋抄本传抄之孤本,有徐乃昌等人收藏印鉴及题跋。此书的出版将大有裨益于宋代文学特别是苏词的研究。
二.三国人物字 彦材 古名 傅干
生卒 ? — ? 终属 魏
籍贯 凉州北地[今甘肃环县一带]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丞相仓曹属
历史概况:
魏丞相仓曹属。建安十九年秋七月,公征孙权。干为参军,谏曰:“治天下之大具有二,文与武也;用武则先威,用文则先德,威德足以相济,而后王道备矣。往者天下大乱,上下失序,明公用武攘之,十平其九。今未承王命者,吴与蜀也,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分土定封,论功行赏,若此则内外之心固,有功者劝,而天下知制矣。然后渐兴学校,以导其善性而长其义节。公神武震於四海,若脩文以济之,则普天之下,无思不服矣。今举十万之众,顿之长江之滨,若贼负固深藏,则士马不能逞其能,奇变无所用其权,则大威有屈而敌心未能服矣。唯明公思虞舜舞干戚之义,全威养德,以道制胜。”公不从,军遂无功。终於丞相仓曹属。
演义概况:
魏参军。建安十九年,太祖将欲起程南征,干为参军,上书谏之。太祖览之,遂罢南征,兴设学校,延礼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