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汝清中国现代军事纪实文学:湘江之战
图书信息黎汝清中国现代军事纪实文学:湘江之战
[1]
作者: 黎汝清 著
出 版 社: 大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
开本: 16开
I S B N : 9787801712981
所属分类: 图书 >> 政治 军事 >> 军事 >> 中外战争纪实
定价:¥29.80
编辑推荐湘江战役红一方面军长征中,历经百战。但真正对全军生死攸关的当首推湘江之战。
在中共的军史上,湘江战役是惨败。但是,毛泽东,周恩来作为红军的最高指挥官,为挽救整个中共和红军的命运功不可没,中共和红军从死亡线上走了出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没有湘江边的这些勇士,就不会有毛泽东,共产党的天下。
内容简介红军经过艰苦转战,在安远、信丰间;桂东、汝城间;郴县、宜章间,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星夜兼程,突临湘江。此时,敌已利用湘江险要,构成了第四道封锁线。左有广西军,右有湖南军,两相夹击,后有中央军和广东军尾追。蒋介石认为中央红军“流徒千里,四面受制,虎落平阳,不难就擒。”手谕前线各部队:“力求全歼,毋容匪寇再度生根。”红军处境十分险恶,在湘江两岸全力抗击敌人,以保障中央纵队和中央军委纵队过江,战斗空前激烈。
目录第一章 湘江西岸:1934年11月30日
一、李德面对湘江想些什么?
二、万分危急的态势,十万火急的命令
三、博古与李德
四、目前与过去
五、战地午夜图
第二章 湘江西岸阻击阵地:1934年11月30日
一、奋战中的一军团
二、兴国壮士
三、战争的沉醉酣畅与疯狂
第三章 湘江东岸:1934年11月30日·黄昏
一、周恩来与毛泽东的短短数语
二、在界首临时司令部里
三、《马赛曲》
第四章 湘江西岸——军团阻击阵地:1934年12月1日
一、战地遐想
二、生命的电光雷火
三、一个值得千解万剖的典型
第五章 湘江东岸黄土崖高地:1934年11月29日
一、湘江唤起他无尽情思
二、历史列出的思考题
三、遵义会议的预演——毛泽东论兵
第六章 湘江西岸界首:1934年12月1日
一、最高三人团
二、博古叫屈引起的回顾
三、二、六军团的行踪
第七章 南昌行营:1934年11月·中旬
一、冯·赛克特给蒋介石带来的不只是堡垒主义
二、统一中国的狂想曲
三、西北之行、曲北之行
四、病榻上的冯·赛克特
五、函电交驰
六、网的思辩
第八章 新圩、文市之间无名高地:1934年12月2日
一、即将陷落的阵地
二、陈树湘之死
三、突围而出的一群
第九章 油榨坪资水河边:1934年12月2日
一、血战后的思考
二、博古与毛泽东
三、博古与洛甫
四、沙漠绿洲
第十章 中央苏区宁都:1932年10月
一、两个纯真的心灵,皆有难言之苦
二、夜不能寐
三、推磨
四、浑元圈
第十一章 江西宁都北郊李园村:1932年10月
一、红色十字架
二、前方与后方的严重分歧
三、洪峰下的芦苇
四、变通之法
第十二章 于都竹沟村:1934年9月·中旬
一、一座翻放的墓碑
二、《周易》之奥
三、谁是法?谁是天?是谁无法无天?
四、为政之难
第十三章 越城岭山中(上):1934年12月4日
一、老师也许并不了解学生
二、天欲堕,赖以拄其问
三、毛泽东与贺子珍
第十四章 越城岭山中(下):1934年12月6日
一、披蓑衣的战士
二、是战士,更是农民
三、灵渠与战争
四、未可预卜的前程
第十五章 中央苏区瑞金:1934年10月7日
一、安排与叮咛
二、让安泰离开大地
第十六章 宝界岭山中:1934年12月——1935年1月
一、山林游击队的组成
二、毒蕈
三、何去何从
四、一个向回走的人
第十七章 于都河畔:1934年10月28日
一、流水呜咽,夜风低泣
二、儿子女婿随意挑
三、陈毅与项英
第十八章 于都竹沟村:1934年11月10日
一、大屠杀
二、中央给项英的最后一次指示
三、在危险与希望中
四、万世松终于见到了方丽珠
第十九章 南昌行营:1934年12月
一、梦的破灭
二、临川之夜
三、国事与家庭私人顾问端纳
四、资料片——《七千俘虏》
五、端纳在天主堂前的感悟与忏悔
第二十章 湘南通道:1934年12月11日
一、通道争议
二、都是假定
三、李德的痛苦
四、《勒洛莱》
五、历史应该是公正的
第二十一章 北京——宁都:1978年10月
一、故居前的沉思
二、在何文干的病床前
三、何处是归程?
书摘插图第一章 湘江西岸:1934年11月30日
一、李德面对湘江想些什么?
军事顾问正要弯下一米八五的身躯,把他抱到老樟树下,没想到作战参谋忽然从血泊中跃立起来,滴血的脸上双眼突凸,对他怒声直喊:
“他妈的!这仗是怎么打的!”
李德听不懂他吼叫的是什么,却感到迎面扑来一种凄厉可怖的怨忿之情,那喷火似的目光深深地灼痛了他,在他悚然而怔的时候,那鲜血淋漓的参谋奋然向上一挺,猛然向后仰倒下去。瞬间气绝身亡,他的两脚岔开,麻质的草鞋上沾满鲜血浸泡的黑色稀泥。
四批敌机轮番轰炸,大地在五百磅的炸弹撞击下发疟疾似地颤抖,爆炸声汇成连续的轰鸣,弹坑里冲出一股股热浪,把四周的人像草捆似地冲走!耳膜“嗡嗡”发响,每个细胞都紧紧绷起。
透过慢慢散落的烟尘,看到大树伏倒,驮马狂奔,被炸者肢体枪支鞋帽行装一起飞进……
有两个机关干部被半埋在土中,他们从中抬起脸来,这是两张可怕的脸,鲜血和着尘砂从鼻子、耳朵里流出。
渡口边的河滩上,布满马匹和人体的残骸和两米多深的弹坑。坑中还冒着黑烟,那是死神的呼吸。在弹坑近旁的倾倒的树枝上挂着被扯烂的带血的布条碎片。一个弹坑四周,竟躺着三十多具尸体。
焦糊、血腥和辛辣的气味直刺鼻腔。渡江的人群个个脸色发灰乃到发黑,衣服全都失去了原色。许多人绑着血迹斑斑的肮脏的绷带,穿着沾满泥尘的破烂的便衣或军装,有的戴着帽子,有的光着头。
有许多人疲倦到极点,一登上江岸便倒卧在沙滩上喘息。
黝黑的沙滩,在鲜血的浸润下,瑟瑟发抖,森林飒飒低吟,这是唱给不屈者们的安魂曲,悲壮、苍凉、雄浑、沉闷,充溢天地之间,欲把死者唤醒。
李德用抑郁的眼腈看着这一切。他那碧蓝的眸子里,昔日洋溢飞扬的热情神彩已经熄灭了,忧心忡忡。
在这种时候,1799年苏沃洛夫元帅在阿尔卑斯山中最困难最危险然而最终取得了胜利的进军的情景,出现在他的眼前,他对这段传奇性的战史作过深刻的研究,反复地推敲了当时的每个细节。
当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踏上征程时,他就预想漫漫征途上会出现类似的威武雄壮的进军。
绝艰奇险中,方能表现出雄才大略和英雄本色。
那时,苏沃洛夫率领全军,业已通过阿尔卑斯山的圣戈达隘口,进入瑞士,来到敌军背后,但因作战计划泄露,功败垂成,反被拿破仑的大将玛塞纳包围于崇山峡谷之中,处境极其危险。由于俄国军队表现了罕见的英雄主义,在前卫战斗、后卫战斗、巧妙迂回敌军阵地、战术合围和全歼被围之敌等方面,作出了化险为夷、出奇制胜的举世公认的范例。
恩格斯曾称赞说:这是“到当时为止所进行的一切阿尔卑斯山行军中最为出色的一次。”
当苏沃洛夫处在危境之时,有的将领绝望了,萨逊诺夫向同僚们散布悲观情绪说:
“我们整个军队都是衣不蔽体,饥寒交迫,赤脚走路,……子弹已经消耗殆尽,看来,苏沃洛夫元帅的计划简直是个大失败,大错误!……”
可是,当时的巴格拉齐昂将军却不这样看,他说:
“不,不,元帅的计划一点也没有错,无懈可击,堪称杰作。……我们和大自然搏斗,通过了圣戈达隘口,我们已经争取了三天的时间,已经绕到玛塞纳背后来啦!”
“可是,我们陷进了绝境,被敌包围在这里……”萨逊诺夫反驳。
“这和元帅的计划全不相干,我们已经完成了最困难的任务。只是出现了意外原因……”
这一段与目前境况近似的回想,使李德的焦灼不安的心情得到了宽慰,一切的挫折,莫不出于意外的原因。
李德,注视着湘江,不能不佩服这支军队,他们穿着不遮日晒,不挡严寒,甚至连皮肉都遮不住的破衣烂衫;时饥时饱地吞吃着临时到口的食物;带着伤痕和病痛,迈着血迹斑斑滞重蹒跚然而坚定的步伐,怀着不可动摇的意志和信念,面不更色地向着死神,向着茫茫无际的万水千山,以不可思议的顽强和耐力,辗转开进。……
“这是溶岩的奔流!”李德曾不止一次地发出赞叹。指挥这样一支军队,可以攀越比阿尔卑斯更高的山峰,创造出比苏沃洛夫所创造的更大的奇迹!
李德焦渴已极。很想喝一杯温热的咖啡,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伸手向特大的军衣袋里摸烟,这是中国南洋烟草公司出产的普通的白金龙牌香烟,只剩了一支,他叼在嘴上,把烟盒拧了一下甩到身后。
李德在撤离苏区时,给他配有一匹白色的坐骥和一匹灰色的驮骡。两个马袋里装满他专用的衣物和食品。这种优厚的待遇,在他看来,既是生活的必需,也是对他的尊崇,礼遇的高低往往是与威望相称的。
渡过潇水,他的积存的两听咖啡和五包美丽牌香烟都已经用完了。他是个大肚汉,一餐可以吃掉半斤牛肉再加一只鸡。食品也用完了,他只能与中央军委首长一样,搞到什么吃什么。
他很少骑马,也不让驮骡跟着他,那是飞机袭击的目标。所以他的供需经常脱节。P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