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申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引申法──通过对某一结论的合理引申,使正确的主张得以强调,使错误的观点充分暴露其荒谬性的论证方法

引申法主要用于驳论中。用于反驳对方的论点时,引申常和归谬法结合使用。这种论方法辛辣、有力,又常富于幽默感,具有独特的风格。

示例:

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闹得满城风雨。鲁迅">鲁迅先生幽默地说:“同学同游,皮肉偶尔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淆乱乾坤,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琐忆》)

鲁迅">鲁迅先生在这段话中形象地运用了“引申法”,使国民党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泳的行为显得那么无聊、愚蠢,使文学青年们听了“笑不可抑”,引起“沉思”。引申论证的效果于此可见一斑。

又如:

《樗斋雅谑》记有一则用归谬法进行论战的故事:“近一友有母丧,偶食红米饭。一腐儒以为非居丧者所宜,诘其故,渭红米喜色也。”友曰:“然则食白米饭者,皆有丧耶?’”这里腐儒认为红米表示喜庆,居丧者不能吃。反驳者就假定这个论点是对的,加以合理地引申──既然红米表示喜庆,白米则表示死亡,那么,食白米饭的人都是家有丧事了。

这个结论的荒谬是不言自明的,对方的论点便也立即被驳倒

●“引申法”在音乐中的概念

【引申法】民族民间音乐中旋律发展手法之一。以乐曲开端的旋律为基础,自由地进行衍展、引申,不断地派生发展,也可引入新材料,但保持其内在的联系,使乐曲前后情绪连贯,一气呵成。如河曲民歌《走西口》、。广东音乐《旱天雷》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