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梦来双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作品慨况【作品名称】鹊桥仙·梦来双倚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纳兰性德

【作品体裁】词

作品原文鹊桥仙·梦来双倚

梦来双倚,醒时独拥,窗外一眉新月。寻思常自悔分明①,无奈却、照人清切。

一宵灯下,连朝镜里,瘦尽十年花骨②。前期总约上元时⑧,怕难认、飘零人物。[1]

词牌格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

说明: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 韵到底。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2]

作品注释①寻思二句:谓当初在月色分明的时候与你共度的情景,细想来常自悔恨未能珍惜。怎奈如今又逢这照人清切的明月。清切,清晰真切。②花骨:形容人的容貌优美俏丽。此处是说容颜消瘦衰老。

③前期二句:意谓从前我们总是在上元时节相约,而今如果再相见,怕是我这飘零之人会使你难以认得了。前期,指以前的约定。宋孙光宪《定风波》:“年来年去负前期,应是秦云兼楚雨。”上元,阴历正月十五日。飘零人物,谓失意之人。[3]

作品赏析本篇像是悼亡之作,又像是写给分别十年之久的某一恋人的。词中既有哀婉的怀思,也有身世之感的隐怨。所谓“飘零人物”,显然是有感慨的。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 - 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洲,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项鸿祚、蒋春霖在清代词坛分鼎三足。

纳兰性德生于天潢贵胄之家,赫赫宰相府,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年少聪颖过人,文武全才。康熙十五年(1676)其二十二岁时中丙辰科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后授三等侍卫,循进一等,武官正三品。

娶妻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后诰赠一品夫人,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继娶官氏,赐淑人。其妾颜氏,后纳沈宛,江南才女,著有《选梦词》。纳兰性德三十一岁便与世长辞,葬于京西皂荚屯。留有三子四女。

纳兰性德一生所交,多为汉族布衣文人,如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其居渌水亭经常为他与朋友们的雅聚之所,无形中为康熙盛世的清政府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

纳兰性德虽然生命短暂,但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含赋一卷、诗词各四卷、经解序三卷、文二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而且,这些多是其鞍马扈从之余完成,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其词现存348首,刊印为《侧帽》、《饮水》集,后多称《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