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共生者
定义真菌共生者是大多数植物其根系统吸收营养所必需的。这些真菌提高了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另外,有些真菌则被确定能促进植物生长。然而,其中的具体机制目前还并不是很清楚。
简介德国研究人员以共生真菌Piriformospora indica及拟南芥为材料,对真菌、拟南芥进行单独培养和共培养,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培养后得到的培养基里边的吲哚乙酸(IAA,生长素的一种)、脱落酸(ABA)等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真菌生长的培养基中IAA的含量接近1.5μM,而不含真菌的对照培养基中其含量只有大约0.1μM。观察拟南芥的生长情况,可以看出与真菌共生的根明显较短且分支较多。研究人员由此推测,生长素引发的根系分支提高了植物摄取土壤养分的能力,从而促进了植物的生长。此外,对拟南芥根系的细胞学观察得出,真菌在拟南芥根表皮细胞中可形成厚壁孢子或高度分叉的菌丝。 有些真菌和植物共生形成菌根,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丛枝菌根真菌是一类与高等植物共生的真菌,菌根是土壤中某些真菌侵染植物根部,与其形成的菌-根共生体。包括由内囊霉科真菌中多数属、种形成的丛枝状菌根(简称AM菌根,Arhusclar mycorrhiza)、担子菌类及少数子囊菌形成的外生菌根、以及与兰科、杜鹃科植物共生的其他内生菌根和由另一些真菌形成的外-内生菌根等。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是AM菌根真菌,它是土壤共生真菌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真菌,至少可以与200个科的20万个种以上的植物行共生生活。AM菌根对宿主的有益功能AM菌根侵染到宿主根部形成椭圆形泡囊,还将菌丝伸延到土壤中去,从而扩大了吸收面,帮助宿主吸收磷、钾、硫、钙、锌、铁、铜等营养元素及水分,使宿主的产量增加和品种提高。最近又发现AM菌根对重金属的”解毒”功能及其他抗逆作用。
作用细菌中的共生固氮菌可以和豆科植物,兰科植物等共生,比如根瘤菌,他们可以固氮,为植物提供珍贵的氮素营养,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弗兰克氏菌科 (Frankiaceae)放线菌目的1科。本科放线菌与非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能固定大气中的氮。至今已发现15属约160种植物与这类微生物共生。由于感染部位的刺激,许多变形侧枝集结在一起并重复分枝形成不规则球形体,直径可达几厘米。根瘤可分为:①桤木型,根瘤上小根短,形成栅状球团;②杨梅型,根瘤上小根长,大部向上,形成丛根状体。
林业发展中,为了提高产量,在移植树木的时候必须保留根部周围的土壤,以便接种相应的共生菌,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产量,在共生菌的研究中要重点研究共生菌共生方式,筛选出优良的菌种,并找到适合的接种方法,维护并促进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良好的共生关系,促进林业的发展,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