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种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作品原文雨霖铃·种柳

横塘①如练,日迟②帘幕,烟丝斜卷。却从何处移得,章台③仿佛,乍舒娇眼。恰带一痕残照,锁黄昏庭院。断肠处、又惹相思,碧雾蒙蒙度双燕④。

回阑⑤恰就轻阴转,背风花⑥、不解春深浅。托根⑦幸自天土,曾试把、霓裳⑧舞遍。百尺垂垂,早是酒醒,莺语如剪。只休隔、梦里红楼,望个人儿见。[1]

作品注释①横塘:泛指水塘。前蜀牛峤《玉楼春》:“春入横塘摇浅浪,花落小园空惆怅。”

②日迟:即感到昼长而无聊。语出《诗经·幽风·七月》:“春日迟迟。”

③章台:春秋时楚国离宫有章华台,亦称章台;战国时秦国宫中有章台;汉时长安城中街名亦为章台。此处则是泛指京城之宫苑。

④碧雾句:谓成双成对的燕子在青色的云雾中飞来飞去。 度,通“渡”。

⑤回阑:曲折的栏杆。

⑥背风花句:谓背风的花朵不受风欺,故其不知春天的变化。风花:风中之花。唐卢照邻《折杨柳》:“露叶疑啼脸,风花乱舞衣。”

⑦托根:犹寄身。

⑧霓裳:参见《眼儿媚·咏梅》注③。[1]

作品赏析题作“种柳”,其实是“种情”,种下相思相忆之恋情。上片写诗人眼前之水塘边,庭院里,夕阳下的弱柳依依,说它移自“章台”,这就暗暗透露所思对象的情境,再以“碧雾蒙蒙度双燕”之景点出相思之意。过片以“背风花”反衬弱柳多情,又接以“托根幸自天上,曾试把、霓裳舞遍”,照应了“何处移得,章台仿佛”,同时寓有所思于深禁中的隐情。“百尺”句以下又回到眼前景与其此时梦幻般的联想。人物合一,含思隽永,低徊缠绵,令人回味无穷。[1]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