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谏议知襄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简介【作品名称】《送周谏议知襄阳》

【创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刘长卿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简介】刘长卿(公元?-786年),字文房,唐代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进士。至德年间曾任淮南、鄂岳转运使,因被人诬陷,系姑苏狱,后被贬为潘州南巴尉。刘长卿在随州刺史任上达四年以上,屡到襄阳是可以肯定的。

【作者代表作】《行营酬吕清,时尚书问罪襄阳,军次》、《送辛中丞之襄州》、《送李录事兄之襄邓》等。他擅长近体,尤工五律,有《刘随州集》作品原文送周谏议知襄阳①

蔼蔼荆州几万家,竞持壶酒望高牙②。

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③。

雄鸭绿头看汉水,肥鳊缩项出渔楂④。

乡人应笑张平子,只有归田赋可夸⑤。

作品原文送周谏议知襄阳①

蔼蔼荆州几万家,竞持壶酒望高牙②。

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③。

雄鸭绿头看汉水,肥鳊缩项出渔楂④。

乡人应笑张平子,只有归田赋可夸⑤。[1]

作品注释①谏议:官名,谏议大夫。周谏议:生平不详。知:主持。

②“蔼蔼”二句:远望襄阳,万户千家,绿树茂盛,炊烟缭绕。人们争着拿着壶酒迎接你这位高官。荆州:此指襄阳,襄阳曾为荆州治所。牙:牙旗,军前大旗,因用象牙装饰,故称牙旗,这里指高级官员。

③“里儿”二句:到襄阳时,孩子们会高兴地唱着《白铜鞮》歌,老人们也争着跟在他的小车后面,对你表示欢迎。里:街坊里弄。尚:崇尚,喜爱。耆旧:老年人。画鹿车:指周谏议所乘坐的绘彩的小车。

④“雄鸭”二句:襄阳有鸭头绿般的汉江水,还有著名的缩项鳊鱼。楂:同“槎”。

⑤“乡人”二句:家乡的人应笑张衡,只有那篇《归田赋》还可以夸耀。张平子:汉朝人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和著名的文学家。著有《二京赋》和《归田赋》等。《归田斌》是一篇抒情小赋,表现了张衡在宦官专权、朝政日非的情况下,退隐归田的情绪。[1]

作品简析这首诗写襄阳人热情好客的特点。李白就咏过:“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之句,刘长卿可能也曾感受到过襄阳人的热情好客。足见襄阳礼俗风习,景物特产,当年是为世人所称道的。[1]

作者简介刘长卿像

[2]

刘长卿

(约709-约785年)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开元(713-741)进士,曾任长州县尉,遭贬后出。唐肃宗至德(756-758)年间,曾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被人诬陷,下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狱,后贬为潘州(今广东省茂名市)南巴尉,移陆州司马。官至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一生不得志,写诗抒政治失意,写自然景物简括鲜明,五绝、七律成就较高,自称“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2]

相关作品赏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送张起、崔载华之闽中」刘长卿

朝无寒士达,家在旧山贫。相送天涯里,怜君更远人。

「赠秦系征君」刘长卿

群公谁让位,五柳独知贫。惆怅青山路,烟霞老此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