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头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地理位置运头塘位于大埔区南部,现在主要为住宅用地。运头塘通常指包括有一个公共屋邨—“运头塘邨”和三个居屋屋苑—“逸雅苑”、“德雅苑”和“景雅苑”的范围,就是区议会分区运头塘区的范围,但有时亦包括附近的的私人参建居屋富雅花园、私人住宅新达广场、大埔宝马山、悠然山庄和新峰花园,以及邻近乡村,如泮涌、山塘、碗窑等。

名称来源运头塘的名称总给人古怪的感觉,因此有传在抗日战争期间,运头塘一直是日军用作埋葬遇害市民的乱葬岗,因而得名。其实早在清朝已有运头塘的名字,在英国接收新界之前,大埔七约成立时,运头塘村已列在名单之上,英国接收新界时所登记的原居民村落亦已包括运头塘村。而据部分老一辈大埔原居民所称,大埔在日治期间相对太平,运头塘亦一直为耕地,并没有曾经成为乱葬岗。当时的日军亦无必要长途拔涉地把市民的尸体从市区运入新界。可见运头塘的名称由来与抗日战争并无关系,

公共住宅楼宇运头塘邨

运头塘邨是香港的一个公共屋邨,位于新界大埔新市镇的南部,共有三幢楼宇,分两期落成。第一期于1989年落成,其后于1998年在租者置其屋计划(第一期)把单位出售给所属租户,现已成立业主立案法团。运头塘邨现时是大埔最后一个落成及入伙的公共屋邨。

逸雅苑

逸雅苑与运头塘邨第一期同期落成,共两幢楼宇,于1990年8月起接受申请。

德雅苑

德雅苑与运头塘邨第二期同期落成,共一幢楼宇,于1991年12月起接受申请。

景雅苑

景雅苑与运头塘邨第二期同期落成,共两幢楼宇,于1991年8月起接受申请。

楼宇

运头塘邨在设计上本有六幢楼宇,后来于落成前把其中的第三座及第四座划出成为居屋逸雅苑,第六座就划出成为居屋德雅苑,令运头塘区内共计有三苑一邨,居屋比例较大埔区内的富亨、富善、广福、太和等为高。

运头塘邨商场

该商场的管理已由房委会移交领汇。并已进行一连串工程,以准备为商场加装冷气。

屋邨/屋苑

楼宇名称

楼宇类型

运头塘邨

运来楼(第一座)

Y3

运头塘邨

运临楼(第二座)

Y3

运头塘邨

运亨楼(第五座)

Y3

逸雅苑

逸荣阁(A座)(原运头塘邨第三座)

Y4

逸雅苑

逸欣阁(B座)(原运头塘邨第四座)

Y4

德雅苑

德雅苑(原运头塘邨第六座)

Y3

景雅苑

景欣阁(A座)

新十字型

景雅苑

景悦阁(B座)

新十字型

交通交通路线列表

九龙新界巴士

64K 大埔墟铁路站 ↔ 元朗(西)

64P 元朗(西)总站 ↔ 大埔墟铁路站 只限平日早上繁忙时间服务

65K 上村 ↔ 大埔墟铁路站 只限平日早上繁忙时间服务

70 佐敦(汇翔道) ↔ 上水

71A 富亨 ↔ 大埔墟铁路站

71K 太和 ↔ 大埔墟铁路站

71S 富善邨 ↺ 广福邨 只限星期日及公众假期服务

74A 观塘码头 ↔ 太和

74K 三门仔 ↔ 大埔墟铁路站 只限早上及傍晚服务

75K 大尾笃 ↔ 大埔墟铁路站

273P 太和 → 荃湾西铁路站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275 香港教育学院 ↔ 大埔墟铁路站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停止服务

275R 大埔墟铁路站 ↔ 新娘潭 只限星期日及公众假期服务

275S 香港教育学院 ↔ 大埔墟铁路站 只限星期日及公众假期服务

K12 大埔墟车站 ↔ 大埔八号花园

K14 大埔中心 → 大埔墟车站 只限平日早上繁忙时间服务

K17 大埔墟车站 ↔ 富善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停止服务

K18 大埔墟车站 ↔ 广福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停止服务

273C 九龙坑 → 荃湾西铁路站 只限平日早上繁忙时间服务

74X(特别班次) 运头塘邨 ↔ 观塘码头

307(特别班次) 运头塘邨 ↔ 上环

铁路

大埔墟站(东铁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