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希曾(Heezen,Bruce Charles1924~1977),美国地质学家。1924年4月11日生于爱荷华州文顿,1977年6月21日在冰岛以南的雷克雅内斯海岭潜水考察时殉职。1948年毕业于爱荷华州立大学,195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地质研究所任职,1957年获博士学位,1964年担任教授。在50年代,他和W.M.尤因首次发现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海隆首尾相连,构成环绕全球的大洋中脊体系;首次发现沿中脊顶部延伸的大洋裂谷系。上述发现为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的问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52年,他运用浊流说解释1929年纽芬兰大浅滩地震引起的海底电缆折断事件,为海底浊流的存在提供了有力论据。他最早认识到深海底流在塑造洋底地形和沉积物中的重要作用,在1966年首先提出等深线流的概念。他与M.撒普合作绘制的世界洋底立体地形图,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他还在研究海底峡谷、深海平原、大地构造和地震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著有《洋底》(与尤因、撒普合著)、《深海面貌》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