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刚
1、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油画教研室主任(1958.12—)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油画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并任教于该系, 1989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届研修班, 1994年获德国艺术家奖学金,赴德国纽伦堡美术学院讲学,后攻读硕士研究生。
1997年回国仍执教于山东师大美术学院,现为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油画教研室主任。

2006-2007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做高级访问学者,师从丁一林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1984年“我的同学们”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并获山东省美展一等奖。
1985年油画“母亲的歌”入选全国青年美展;
1990年的年油画“带琵琶的静物”获山东省青年美展一等奖;
1992年油画“静物”入选“中国油画展” ;
1993年出版个人画集“朱刚素描” ;
1994-1996年先后在德国举办三次个人画展;
1999年油画“兄弟”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山东省美展一等奖;
1999年油画“岁月”入选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艺术大展” ;
2003年年出版“朱刚素描作品集” ;
2004年油画作品五幅参加国际邀请展(汉城) ;
2004年油画“ 2008 ”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山东省美展一等奖;
2005年的年油画“下雪了”获山东省美展学术奖;
2005年的年油画“中国”入选第六届全国体育美展,并获山东省美展一等奖。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杜哲森对朱刚的评价:“朱刚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写实能力,是中国当代画坛上卓有成绩的古典风格的画家,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决心再行突破,选取的切入点就是将具象与抽象这两种看似难以整合的艺术规范与样式想法统一起来,力求在具象与抽象两个极端之间开拓出一条新的出路,这一探索对于朱刚乃至整个油画界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意义。朱刚完成了将“眼中的世界”转换为“架上的空间” ,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超现实的形与象的叠加,光与色的交响,情与蕴的融合。”
2、排球健将朱刚简介:国家男排队员、四川男排主力副攻手朱刚昨日下午15时30分在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马方综合症(marfan syndnome 心血管疾病)突发,抢救无效而死亡。出生日期:1971年1月2日 去世日期:2001年1月4日 体重:89公斤 身高:2.04米。效力球队:四川佛兰队 号码:14 扣球高度:3.52米 拦网高度:3.46米。以往成绩:1971年1月2日出生于四川成都,1981年加入少年体校学习排球,1985年进入四川省队,1989年12月被选入国青队,1994年12月被选入国家男排。96-97赛季,97-98赛季,98-99赛季三届全国排球联赛冠军及97年全运会冠军。97年亚锦赛,99年亚锦赛及98年亚运会冠军。
3、原金陵职业大学校长江苏南京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华东联合大学教员、宣华师范学校教导主任、察哈尔省革命干部学校副校长。建国后,历任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长、南京市局局长、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卫生部副部长。1980年负责创办金陵职业大学,并任校长。1984年后,负责筹建南京育才职业大学。
4、复旦大学讲师男,汉族,浙江绍兴人。1969年6月6日生,1987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97年获博士学位,留系任教。现为古代文学教研室讲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筹)副秘书长、《宋代文学研究年鉴》编委、《新宋学》执编。
研究范围:
对中国历代人文文化的各领域皆有研习之兴趣,目前主要集中于敦煌艺术与宋代文学两个方面。于敦煌艺术,关心佛教造形艺术的“中国化”问题;于宋代文学,则注重探讨宋代道学与文学思想之关系、宋代党争与文学流派之关系。
所开课程:
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段)
选修课: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苏轼研究、敦煌艺术研究
科研成果:
主要著作:《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主要论文:
《中土弥勒造像源流及艺术阐述》,《复旦学报》1993年第4期。
《从类编诗集看宋诗题材》,《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
《因陀罗网境界》,《海上论丛》第1辑,1996年。
《关于“文以载道”》,台湾《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第3辑,1997年。
《中唐儒学所谓“尧舜之道”》,台湾《孔孟月刊》第37卷12期,1999年。
《吕本中政和三年帖与宋代文学整体观》,《首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
5、女纺织家朱刚朱 刚 ----朱 克 柔 , 女 。 南 宋 高 宗 时 缂 丝 名 手 、 画 家 。 字 朱 强 、 朱 刚 。 南 宋 云 间 ( 今 上 海 市 松 江 县 ) 人 。 生 卒 不 详 。 家 境 贫 寒 , 从 小 学 习 缂 丝 , 以 缂 丝 女 红 闻 名 于 世 。 朱 克 柔 织 的 缂 丝 , 表 面 紧 密 丰 满 , 丝 缕 匀 称 显 耀 , 画 面 配 色 变 化 多 端 , 层 次 分 明 协 调 , 立 体 效 果 极佳 , 有 的 类 似 雕 刻 镶 嵌 。 她 所 作 的 人 物 、 树 石 、 花 鸟 均 极 精 巧 , 晕 色 和 谐 , 清 新 秀 丽 。 后 世 收 藏 家 珍 同 名 画 。 甚 至 连 宋 朝 皇 帝 也 派 宦 官 到 江 南 去 搜 刮 。 宋 徽 宗 还 亲 笔 在 一 幅 “ 碧 桃 蝶 雀 图 ” 上 题 诗 : “ 雀 踏 花 枝 出 素 纨 , 曾 闻 人 说 刻 ( 缂 ) 丝 难 。 更 知 应 是 宣 和 物 , 莫 作 寻 常 黹 绣 看 。 ” 清 故 官 有 《 缕 绘 集 锦 册 》 二 十 开 。 见 《 墨 缘 汇 观 》 、 《 石 渠 宝 籍 》 续 编 。 安 仪 周 墨 缘 汇 观 • 名 画 》 , 文 彦 可 题 字 : “ 朱 克 柔 , 以 女 红 行 世 , 人 物 、 树 石 、 花 鸟 , 精 巧 疑 鬼 , 工 品 价 高 , 一 时 流 传 至 今 尤 成 为 罕 见 。 曾 此 尺 帧 , 古 澹 清 雅 , 有 胜 国 诸 名 家 , 风 韵 洗 去 脂 粉 , 至 其 运 丝 如 运 笔 , 是 绝 技, 非 今人 所 得 梦 见 也 , 宜 宝 之 。 ” “ 莲 塘 乳 鸭 图 ” ( 上 海 博 物 馆 藏 ) 、 “ 山 茶 ” 和 “ 牡 丹 ” ( 辽 宁 博 物 馆 藏 ) 为 朱 克 柔 的 传 世 珍 品 。
6、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工程师男,汉族。1957年10月生,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任职于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主要业绩成就:从事计算机测试系统、电参数测量分析仪器设备的设计研制及有关专业理论的研究。在对电参数微机自动测试系统中,由于受外界信号的干扰,使得数据采样过程中不理想采样点造成的数据处理误差,由此拟合运算绘制出的特性曲线与实际特性曲线间存在偏差;通过研究运用数学分析中的插值原理识别剔除不理想采样点,用曲线运行轨迹的预测点替代非真实点,再进行曲线拟合的方法来进行修正;并撰写了《电机特性曲线拟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电机型式试验曲线拟合的修正》发表在《电机技术》、《中小型电机》杂志上。撰写的其它主要论文有《DJDZ—I型堵转转矩测量仪的研制》发表在《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杂志上,《家用负离子检测装置一离子计》、《JDL一1智能型接触电流测试仪的研制》发表在《家用电器科技》杂志上,《用电设备接触电流测试仪》发表在《电测与仪表》杂志上,《单片机在接触电流测试仪中的应用》发表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文选》,事迹被收入《中国百科学者传略》、《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
7、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学 历:博士
毕业时间/毕业学校:1993/南京大学外文系
职称职务:教授
研究方向:现当代西方批评理论, 美国文学
获奖及荣誉称号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9年)
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0年)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3年)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3年,集体)
社会兼职: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秘书长
专 著
《Frefric Jameson·詹明信》,台湾生智出版社,1995
《Edward Said·赛伊德》,台湾生智出版社,1997
Text, Reader, and the Nature of Literary Reading─A Critical Survey of Wolfgang Iser"s Theory of
Reading,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8
《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文化理论》,台湾扬智出版社,2000
《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二卷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代表性论文
《现代派文学思潮中的传统维护者》,《当代外国文学》,1991/1;《外国文学研究》(复印报刊资料)1991/4转载
《阅读主体与文本阐释》,《当代外国文学》1994/3;《文艺理论》(复印报刊资料)1995/3转载
《中西文化与中西意义理论的差异》,《中国文学与世界》第三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詹姆逊及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外国文学》1997/1
《论伊瑟尔的"隐含的读者"》,《当代外国文学》,1998/3
《不定性与文学阅读的能动性》,《外国文学评论》,1998/3
《琳达·哈钦访谈录》,《外国文学评论》,1999/1
《从文本到文学作品─评W·伊瑟尔的现象学文本观》,《国外文学》,1999/2
《关于编写美国文学史的几点理论思考》,《外国文学评论》,1999/3
《对理论的思考―斯坦利·费希访谈录》,《当代外国文学》,2001/1
《重读〈麦琪的礼物〉》,《外国文学评论》,2001/2
《世纪之交的美国文学批评理论—尴尬》,《文艺报》,2000/11/21
《排华浪潮中的华人再现》,《南京大学学报》,2001/6;《外国文学研究》(复印报刊资料)2002/3转载
《政治词语,词语政治---赛义德后殖民主义个案研究》,《外国文学》2002/2;《外国文学研究》(复印报刊资料)2002/12转载
主要教材
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编 著
人生心迹》(编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英语演说词精品》(编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译 著
科研项目
“赛义德及其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博士点项目),主持;
“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江苏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资助项目,主持;
“研究生B类课程‘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建设”,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立项资助,主持。
8.革命烈士(1917~1942年)又名正才,原名刘惠林,今泰日乡资福村五队人。早年父母双亡,家境清贫,仅在梁典小学念书4年。业余爱好丝竹乐器。民国24年,入赘于今头桥乡和平村朱家。平时以务农为主,也曾开过小烟纸店,以维持生计。民国29年3月,参加伪地方守望队。次年1月,加入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一大队。平时作战勇敢,不久由常备队区队长升任中队长。民国30年6月某日,受命前往泰日镇南市一茶馆,翻窗越墙跟踪追击并镇压汉奸奚阿二。民国31年4月,率队员在今头桥乡马家圈处决惯匪5名。日伪“清乡”初期,同大队副诸亚民等在南汇县新场附近公路上伪装割草,缴获3名伪军土兵的枪械。9月下旬,在南汇县三灶附近养病时,被伪军抓至周浦日军守备队。敌人用铁丝穿进他的锁骨,拉着出去要其指认中共地下党联络人员,虽受尽刑罚,但他坚不吐实。10月4日,在新场狱中,被敌人用棉絮活活塞死。今头桥乡和平村建有“抗日战士朱刚之墓”。
朱刚,1972年生,江苏宿迁人。哲学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
以德国哲学、法国哲学和现象学为主要研究领域。有专著一本(《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本原形而上学的解构》,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译著若干。另有论文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