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自题小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作品原文太常引·自题小照

西风乍起峭寒①生,惊雁避移营②。千里暮云平,休回首、长亭短亭。

无穷山色,无边往事,一例冷清清。试倩玉萧声③,唤千古、英雄梦醒。[1]

作品注释①峭寒:严寒,常形容春寒。此处则谓“西风乍起”,是为初秋之日。②惊雁句:意谓惊飞的大雁避开了营地。移营,转移营地。

③玉箫:指玉制的箫,亦为箫的美称。[1]

作品赏析这两首题写在小照上的令词,清新别致,耐人寻味。既然是自题,则颇有抒怀叙志之意味。但作为词体又不能太质实,太直露,必当假之以兴象。所以从这词的字面上看,上片所写都是塞上之景,下片则宛转抒情。而景中之“惊雁”、“千里暮云”和“长亭短亭”等一系列形象,寓含了诗人的深意,可以说是他时时有“临履之忧”,惴惴不安心理的形象化的表述。其所抒之情极为深隐,颇有骚雅之旨归。[1]

作者简介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58),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公元1676年(康熙15年)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1685年(康熙24年)患急病去世,年仅31岁。纳兰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