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三潭书院
概述三潭书院座落在凤凰县吉信镇之一山顶。主楼巍峨雄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落后是四合院,院中一天井,周围是画廊曲栏和课堂宿舍,前后对称,布局严谨。院内花木扶疏,幽静雅致;院外古柏参天,金桂飘香。 清同治十一年(1872)苗族乡绅吴自发(时任贵东兵备道)等捐白银8万两,筹建书院,命名"新吾",同治十三年(1874)落成.光绪六年(1880),吴自发归里省亲,登院运眺,见山下万溶江形成三个碧潭,即更名为"三潭书院".书院占地1200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百余年来,书院培育了众多人才.三潭书院是研究湘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渊源和发展以及研究少数民族建筑的重要资料.[1]
简介三潭书院位于凤凰县东北部的吉信镇(古称得胜营)境内,距县城22公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贵州黔东兵备道吴自发(别号诚斋)用无人领受的平蛮阵亡竿军士兵抚恤银所建。书院主楼巍峨雄峙于山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工艺精美。主楼后是四合天井,天井周围是画廊曲栏及教室、宿舍。三潭书院建筑,前后对称,布局严谨。院内,花木扶疏,幽静雅致;院外,古柏参天,金桂飘香。是南方长城现存第一大书院,也是中国苗族地区最大的书院,湖南省现存四大书院之一。
历史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贵州黔东兵备道吴自发(别号诚斋)回乡探亲(吴系得胜营人),吴在与亲朋故旧闲谈中,对自己读书不多深表遗憾,同时,对故乡苗汉杂居,文化落后的现状深感忧虑,决心在家乡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家乡子弟的文化素质。
清朝朝廷曾发放一笔平蛮阵亡士兵抚恤银,其中有部分无人领受。清同治末年,吴自发将其运回凤凰,在得胜营的万溶江三潭(即杨柳潭、罗布潭、漆树潭)之上的山丘,修建了一座书院,题名"三潭书院",并且将修书院剩余的银两为书院购田160亩,作为书院的校产。
1914年,得胜营人民为纪念吴诚斋,将书院改办“存诚学校”。县公署奉令改制后,又在此校内开办了统编的第十小学。于是,“县十小”与“存诚”并立。由于学生增多,校舍不够,增修校舍十余间。学生分为高等与初等两部。当时,老师的工资,学生的书籍、灯油、以及贫苦学生的困难补助费,均由校方供给。1937年春,“县十小”与“存诚”以及在同地区的县立第二女子小学合并为县立第四小学校,校址仍在三潭书院。1940年,“四小”改为“蔚文乡中心小学”。解放后改称吉信完全小学。
书院主楼巍峨雄峙于山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工艺精美。主楼后是四合天井,天井周围是画廊曲栏及教室、宿舍。三潭书院建筑,前后对称,布局严谨。院内,花木扶疏,幽静雅致;院外,古柏参天,金桂飘香。
自三潭书院设立以来,教育卓有成效,人才辈出。现任清华大学教授的"钢铁博士"、中科院院士肖继美就曾在这里启蒙。
肖继美肖继美,著名钢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0年12月7日生。凤凰县得胜营?今吉信镇?人。自幼勤奋好学,聪明过人。7岁时,随祖父母到凤凰县城居住,就读于县立模范小学,1933年秋高小毕业,考入长沙明德中学。
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深入内地,迫使他离开长沙,转到湘西国立八中就读。1939年9月高中毕业,考入唐山交通大学。1943年毕业,由于很多大城市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他只好回到湘西,在乾州国立八中女高中部和省立十三中任教。1945年3月到重庆二八兵工厂当技术员。日本投降后,于1946年9月到南京政府经济部,中央标准局任技士。
1948年1月,肖继美去美国密苏里大学留学。1950年冬分别获得冶金硕士及博士学位。1957年7月,他力排干扰,毅然带着爱人和小孩,以归国华侨身份回国,在北京钢铁学院任教和从事科研工作。30多年来,他著有《合金能量学》、《合金相及相变》、《材料的应用与发展》等八部冶金科技专著,共计310多万字,还发表250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他还担任我国冶金方面博士、硕士的培养工作,先后培养了60多名博士和硕士。作为学者他曾到25个省市、自治区讲学,并多次被邀请到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讲学和作学术报告,深受国内外的欢迎和好评。1980年肖继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又被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博士基金会副理事长。
地址位于凤凰县东北部的吉信镇(古称得胜营)境内,距县城2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