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滨
1.电影编导(1912--1960),原名绍杰。电影编导。山东昌邑县夏店村人。少年时在家乡读小学和中学。1928年,去烟台在美国教会创办的英语专科学校读书。1930年,考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设在北平的五厂电影人才养成所,1931年毕业。1931年,在影片《故宫新怨》中担任主角。中国电影编剧导演。生于山东昌邑。1930年考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在北平设立的演员养成所,并主演了影片《故宫新怨》,1934年任天一影片公司编剧,1935年自编自导影片《海葬》,同时编写并摄制了《母亲》、《重归》。1936年入西北影业公司,1938年赴延安,1947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导演,次年导演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桥》。1951年与水华联合导演了《白毛女》。获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1951年第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1934年,被天一影片公司聘为编剧,编导了《海葬》《重逢》《母亲》等揭露旧制度的进步影片。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怀着抗日救国的热情,从上海辗转到武汉。1938年初到达延安。 先后在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冬,调鲁迅艺术院实验剧团任副团长和戏剧系教员。1940年导演了曹禺的四幕话剧《日出》。1942年与水华联合导演了苏联革命历史话剧《带枪的人》。1942年5月,他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了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4年, 他又组织并参加了大型歌剧《白毛女》 的集体创作、演出和导演工作。1947年夏, 味钡缬爸破url]导演。 1948年,导演了歌颂工人的故事片《桥》。1950年,他与水华合作编导了电影《白毛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并荣获1951年第六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特别荣誉奖。1954年,该片又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1956年,与汤晓丹合导了《怒海轻骑》。1957年,他导演了神话故事片《巧媳妇》。同年,又导演了神话故事片《画中人》。1959年,他与胡苏将木柯夫的话剧《瓦斯问题》改编成电影《换了人间》。
曾任“西北”影片公司编导。编导的影片有《海燕》等。建国后,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国影协第一届委员。
2.潍坊医学院教授男,1963年3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1983年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医院)影像医学研究生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回潍坊医学院工作。199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和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应英国皇家科学院邀请和Hull大学聘请,作为英国皇家科学院特邀研究员赴英国Hull大学、Hull皇家医院进行影像学合作研究,并被英国Hull大学聘为名誉教授。
1993年起任潍坊医学院影像医学教研室主任。1994年起任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中心主任。曾任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副主任;潍坊医学院院长助理,兼临床医学系主任、附属医院副院长。2001年5月任潍坊医学院副院长。1996年创建潍坊医学院影像医学硕士点,并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招收硕士研究生38名,五届14名已经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6名考取博士研究生。2001年12月被山东大学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名。
主要从事影像医学特别是CT、MRI等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在影像医学特别是CT、MRI诊断等领域形成明显的优势,尤其是肝脏、前列腺疾病的CT、MRI诊断和研究已国内领先水平,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1项。已鉴定科研课题八项,分别获卫生部、上海市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近几年主编、参编专著、讲义六部,其中《腹部CT》、《颈部胸部面部CT》大型专著已成为国内影响最大的著作,并获得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50余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并宣读交流论文。由于在医、教、研方面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优秀大学毕业生标兵、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和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等15项荣誉称号。主要社会兼职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会员、山东省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省放射技术学会委员等。
获2006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 .科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现任科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创造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科技哲学、技术哲学、技术创新、科技史、发明创造学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共出版专著8部,独立编著10部,丛书主编一部,参编书籍和教材8本,论文31篇。主持和参与十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
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导教授,女,1962年9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原黑龙江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获医学硕士学位,2000年晋升为生理学教授,2002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中西医结合学科博士学位。现任齐齐哈尔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副主任,兼任黑龙江省生理科学会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政协富拉尔基区委员会委员。
2004年被批准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15部,获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其它奖励5项,主持或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各级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多项,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诊断技术客观化的研究和高血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5.沈阳大学硕士生导师性别:男
出生年月: 1960.03.11
职称:教 授
职 务:副校长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毕业时间: 1992.09
获得最高学位:工学博士
获得最高学位的专业:焊接工艺与设备
目前从事的学科领域: 材料加工
研究方向:焊接自动化
取得的科研成果:
纵向课题
1 .基于弧焊机器人生产条件的焊接过程智能化技术及装备的研制 沈阳市科委 沈阳大学 2004 - 2006 8万元主 持 正在进行
横向课题
1 0九—Ⅲ艇对称球扁钢肋骨角焊缝自动埋弧焊机的研制 国防科工委0九工程项目 1996-2001 252.8 主持 完成
2 管焊机控制系统国际通用标准化技术改造 国防科工委0九工程项 1998-2002 13.5 主持 完成
3 工业 X光机净化电源的研制 国防科工委0九工程项 1998-2000 12.5 主持 完成
4 具有视觉系统的 MAG焊行走与爬行装置 国防科工委0九工程项 1999-2004 257.4 主持 正在进行
5 30CrMnSiA钢航天器壳体纵缝熔化极脉冲氩弧焊工艺的研究 航空航天事业部 0六单位一一一厂 2003-2004 1.5 主持 完成
6 H型钢焊接变形自动监控系统的研制 辽宁天和特种金属结构制造厂 2004-2005 4.0 负责人 研究阶段
学术论文
一种用于埋弧自动焊的微机控制系统 2000.05 《焊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
全位置管焊机控制系统的研制 2000.08 《焊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
新型埋弧自动角焊机的研制 2001.12 《焊接技术》,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
三维视觉系统数学模型优化计算 2001.12增刊 《机器人》,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编辑委员会
薄板焊缝跟踪传感器的研究 《沈阳大学学报》,沈阳大学
其中《焊接》、《焊接技术》、《机器人》为核心期刊
6.浙江大学副教授1972年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治理专业博士。安徽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安徽省人才培养及科研带头人,先后参加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课题及国际合作课题,2005年3月至9月在日本森林综合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2006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在日本森林综合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在真菌杀虫剂的研制与利用真菌杀虫剂防治农林害虫方面有着一定的积累,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及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参加的成果两次(1999年、2005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同时从事植物病虫害的教学工作,参编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一本,发表生物防治研究领域论文20余篇。
7.山东影视剧制作中心影视部摄影师男,1961年11月生。山东省青岛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摄像师,现任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影视部摄影师。大学所学专业是影视话剧表演,1983年由山东艺术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从事表演工作,1987年转行从事摄像工作至今。
担任摄像的主要作品以及获奖情况:
1987年,6集电视剧《我们这样度过童年》副摄像
1988年,8集戏曲电视剧《鲜卑骄子》
1989年,2集电视剧《红气球》
1989年,2集电视剧《盛族》荣获11届中国电视“飞天”奖三等奖,
1993年,4集电视剧《荒火》
1993年,30集电视剧《白眉大侠》荣获“华东六省一市最佳电视剧奖”
1996年,8集电视剧《警方110》荣获1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中篇电视剧一等奖
1997年,23集电视剧《母亲》
1998年,30集电视剧《成吉思汗》
1999年,20集电视剧《情义英雄武二郎》
2000年,40集电视剧《少年包青天2》
2000年,20集电视剧《钱王》动作摄影
20集电视剧《好爹好娘》
2001年,20集电视剧《选妃记》
2001年,20集电视剧《世纪之约》荣获23届中国电视“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
2002年,24集电视剧《大染坊》
2003年,20集电视剧《“北京人”事件》
2003年,30集电视剧《剑出江南》
2004年,30集电视剧《大清官》
2004年,35集电视剧《顺治风云》
荣获2004年山东省优秀摄像奖
《世纪之约》荣获23届中国电视“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白眉大侠》荣获“华东六省一市最佳电视剧奖”,《盛族》荣获11届中国电视“飞天”奖三等奖,《警方110》荣获1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中篇电视剧一等奖。2004年,因在摄像方面成绩突出,王滨荣获山东省优秀摄像师奖(单项奖)。
8.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影视表导演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电影家协会理事。1983年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毕业,同年留校任教。担任戏剧系表演、导演专业教学工作,曾担任表演教研室主任、戏剧系副主任等工作。2001年任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所长,兼任戏剧学院的教学工作。1984——1985年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进修表演、导演专业。1987年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学习导演艺术创作。
教学科研情况
1、自1983年以来一直从事戏剧影视表演、导演专业的教学工作。先后担任过戏剧学院91届导演班、91届、95届、99届、03届、05届表演班的教学工作。
2、开设课程:
表演基础训练、角色创作基础、人物形象创作、导演元素教学、电影表演创作分析等课程。
科研情况:
专著:《世界表演艺术名家创作分析》(与侯宏合作),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获山东艺术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专著:《再创作的艺术——贵妇还乡从排练到演出》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年出版,获山东省教育厅试验教学与实验技术成果三等奖。
专著:《现代鲁籍中国画名家研究》(担任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获山东艺术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专著:《电影评论理论与实践》(与马知遥合作),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出版。
论文:《心灵的翅膀——论演员的心理素质》,获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论文:《走出戏剧的影视表演》,获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年)。
论文:《中国电视剧应如何实施国家认同》,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宣读论文,《中国艺术报》全文刊登(2007年5月18日)。
创作情况
剧本创作
1988年参与创作的戏剧小品《送礼》获中央电视台全国戏剧小品大赛铜奖。
2002年创作的戏剧作品《远山的呼唤》,获“中国曹禺戏剧奖”编剧三等奖。
导演作品
导演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话剧《悲悼》(山东艺术学院89届表演班毕业剧目)。
导演中国戏剧家孟冰、魏金虎、翟迎春的话剧《飞来的闺女》(山东艺术学院91届表演班毕业剧目)。
导演美国戏剧家阿瑟·密勒的话剧《全是我的儿子》(山东艺术学院99届表演班毕业剧目)。
导演瑞士戏剧家迪伦马特的悲喜剧《贵妇还乡》(山东艺术学院03届表演班毕业剧目)。
导演中国戏剧家曹禺名著《日出》(山东艺术学院级05届表演班毕业剧目)。
导演大型话剧《保尔·柯察金》(特邀)(2000年山东省话剧院演出)。
1999年编导、拍摄的音乐电视《还在走》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电视音乐节目银奖。
3、表演作品
参加电影《激情辩护》的拍摄工作;参加电视连续剧《青春无季》、《湖上小学》、《神医华佗》、《情义英雄武二郎》、《终极悬案》、《畲赛花》、《中国近卫军》等的拍摄工作。
9.河南大学副教授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副主任,副教授,心理咨询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在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心理问题矫治》等课程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同时,一直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经验。熟知各种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具体表现,熟悉掌握和运用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等各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尤其擅长大学生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家庭教育中的心理问题等方面的心理咨询。
10.齐齐哈尔医学院教授

王滨,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生理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生理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部生理教研室主任。现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
从事生理学教学、科研二十余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14部。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各级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基因病致病相关基因与防治的研究、脉诊生理学基础研究。现任政协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政协委员,黑龙江省生理科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