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刺天门冬
形态特征多刺天门冬
百合科天门冬属的一种。半灌木,披散,有时稍攀援,多刺,高达1-2米。根较细长,粗约3毫米。茎上部明显具密的纵凸纹,分枝具纵稜。叶状枝每}(3-)6-14枚成簇,锐三稜形,长0.6-2 厘米,宽0.5-1毫米,在花期通常较幼嫩;鳞片状叶基部具长的硬刺,刺近伸直,在茎上的长4.5-8毫米,在分枝上的长于花梗,一般长2.5-5毫米。雄花每2-4朵腋生,黄绿色;花梗长1.5-2.5毫米,与花被近等长,关节位于上部;花丝中部以下贴生于花被片上。浆果直径5-6毫米,有2-3颗种子。花期5月,果期7-9月。
地理分布产云南西北部(维西、德钦、中甸)和西藏东南部(察瓦龙)o生于海拔2100-3100 米的开旷山坡、河岸多沙荒地或灌丛下。
本种茎上部明显具密的的纵凸纹,可以区别于组中其他种类。
功能用途医药:【藏药】块根治全虚,淋病,瘙痒,渗出性皮肤病《滇省志》。聂象:根用于滋补,敛黄水《中国藏药》。聂兴:根用于滋补,祛风,干黄水:治“龙”病,“黄水”病,身体虚弱,淋病,皮肤瘙痒,渗出性皮肤病《藏本草》。
医药:块根:甘、微苦,寒。养阴清热,润燥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