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98033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杂98033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研究所育成的双低优质油菜三系杂交种。2002年获得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重点项目资助。2003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油2003001。 特征特性:杂98033属甘蓝型半冬性双低优质油菜杂交种,叶片深绿色,叶被有腊粉。春季返青快,长势强,茎杆粗壮,抗倒性强。全生育期231天,与早熟对照种豫油2号熟期相同,比秦油2号早熟2~5天,属中早熟型;株型较高大,平均株高166cm;分枝部位适宜,一次分枝8个;每角粒数为21.9粒;结角密度1.19;千粒重3.38克。

区试表现及品质分析结果:杂98033在1998-2001年河南省优质杂交油菜区试中,表现突出:平均亩产184.3公斤,比第一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20.2%,达极显著水平,比第二对照种非优质高产杂交种秦油2号增产8.2%,达极显著水平。超过国家规定的“优质油菜产量与非优质油菜产量相当”的育种目标。虽然1998-1999年度遭遇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灾害天气:第一,从油菜播种季节直到油菜开花灌浆期一直大旱,7个月降雨量几乎为零。第二,高温干旱导致了虫害大发生,而且难以控制,造成油菜幼苗大片死亡,病毒病也空前严重,是油菜产量大幅度降低。就是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杂98033 平均亩产154.4公斤,比第一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32.6%,达极显著水平,比第二对照种非优质高产杂交种秦油2号增产10.7%,达极显著水平。杂98033表现出很强的抗病虫能力。

杂98033在2001-2002年度河南省杂交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2.28公斤,比对照种非优质杂交种秦油2号增产11.14%。超过国家规定的“优质油菜产量与非优质油菜产量相当”的育种目标。

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验,杂98033芥酸含量0.72%,硫甙含量13.68μmol/g种子,含油量42.09%,蛋白质与同类主栽品种相当。综合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育种攻关要求,适宜出口创汇和国内综合加工利用。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杂交种在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油菜产区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

经适应性及丰产性回归分析,杂98033的稳产性与丰产性良好。从试验结果看,适宜在湖北、江苏、安徽、河南水稻区和黄淮旱作区种植。

栽培要点:

①重施底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硼肥1公斤,土杂肥2—3方。

②播种:精细整地,足墒下种,黄河流域适宜播期为9月中、下旬,每亩播种量0.5公斤,播深2—3厘米。

③苗期管理: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每亩留苗,每亩留苗1.5万株。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可适当减少到1.0—1.2万株。及时防治病虫害。

④冬前管理:12月上、中旬浇好越冬水,及时中耕培土。

⑤春后管理:3月上旬重施蕾苔肥,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初花期防治蚜虫,并喷0.3%硼砂1—2次。[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