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龟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学科:其他实用矿物与岩石

词目:玳瑁龟甲

英文:tortoise shell of hawksbill turtle

释文:玳瑁的角质甲壳。玳瑁又名十三棱龟,是因其背甲中间五块、两边各四块共十三块而得此名。与一般龟甲不同之处在于这些龟甲相互层层叠置,而不是彼此镶嵌拼合。论其质地,中间五块优于周边八块。玳瑁龟甲色彩斑斓,花纹多种,易于用热压法作模压加工,也可在车床上切削成型,是制作珠宝盒、鼻烟盒及刀柄、袖扣等的镶嵌材料,其制品与象牙制品属相同档次。透明度高,斑纹呈褐色至黄色的外观美丽;白底黑斑的稀少;带暗红色至红色斑块和“血丝”的比较常见。老龟下壳的薄的黄色龟板价值较高,最名贵的被称为黄肚的黄色龟板,取自上壳或老龟的下壳。龟甲在热水中煮变软,显微镜下薄处可见有球状颗粒结构和特有的斑纹结构,可以此区别于塑料、硬树脂等仿品。断面不平坦,整体透明至微透明,油脂状、蜡状光泽,折光率1.55,硬度2.5,密度1.29克/立方厘米。性脆、可切成片,遇硝酸被腐蚀,与盐酸无反应,受热高时颜色变暗。市场上有多种人工仿制品出售。[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