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创刊于1984年,原名《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改为公开发行,仍为季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4231,国内统一刊号:CN 1392/R。2003年改为A4开本。2004年改为双月刊。2006年第4期始,因主办单位辽宁中医学院更名,故随之更为现刊名。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原辽宁中医学院)主办。2008年第1期始更改为月刊。现任总编为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马骥教授,主编为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康廷国教授,执行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为覃芳编审。
中文名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外文名称: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语言:
中文
类别:
出版,医学期刊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
编辑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周期:
月刊
国内刊号:
CN:21-1543/R
国际刊号:
ISSN:1673-842X
邮发代号:
8-179
定价:
定价5.00元
目录
1.学报简介所获荣誉学术特色主要栏目期刊信息投稿须知稿件要求
1.学报简介《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坚持以中医中药为主体,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以基层实用为根本。本刊设置近40个栏目,将及时报道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思路。所获荣誉《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曾先后获得2002-2003年度、2004-2005年度、2006-2007年辽宁省一级期刊;2000年12月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评优活动执行优秀奖;2007年6月获辽宁省新闻出版局优秀编辑作品二等奖;2008年6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11月成为波兰《哥白尼索引》IC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源期刊。学术特色坚持以中医中药为主体,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以基层实用为根本,及时报道新理论、新技术、新思路、新成果。重点为中医药高中等院校教师、学生及医药人员服务,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主要栏目设有:研究生论坛、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医案医话、临床经验、中西医结合、针灸集成、历代医家、实验研究、方药新知、论著聚焦、综述、教改在线、专题连载、中医保健、推拿按摩、新思路、高校网页、读者网站、博士视点、专家随访、北方名医、全国名医等20余个栏目。
期刊信息刊名: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
周期:月刊
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673-842X
CN:21-1543/R
邮发代号:8-17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曾用刊名: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创刊时间:199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投稿须知稿件要求1)本稿内容应以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相结合为主。内容新颖,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准确,结果正确,文字精炼。一篇论文一般3000~6000字为宜,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与中文相对应的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另外,在作者简介中,请务必注明第一作者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省、市、县)、技术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或所从事的工作。
2)来稿内容中以图或表格表示的,只附最必要的。图片清晰,层次分明,线条均匀,图中所注明的文字及符号与正文一致,并注明图序及图题。表格应以三线表的形式出现,需注明相应的量和单位。临床应用的中药处方,每味中药的用量单独表示,如:大黄10g,附子10g,甘草5g。
3)稿件书写规范,层次清楚;量和单位符合国家标准;稿件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正斜体或黑体;上下角标的位置应准确、区别明显。
4)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应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具体格式如下:
[1]栾光斗,曹忠义,王海成,等.《伤寒论》中身重证治一得[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6):12
[2]张贵君,孔增科,卫莹芳,等.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555-1558
[3]屈营, 佟玉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增刊:107
[4]郑东利.试论精室[C].第三届全国青年中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11,8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6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角注的表示:如:①王联庆等[1]认为不同的经络穴位具有相对的特异性。②胃排空推迟及肠运输时间延长[8-9]。
5)医学名词: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
6)图表:图、表的设计应科学、简洁,排于相应正文段落之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全文仅1幅图(表)时,其序为图1(表1)。每幅图(表)均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如t值、P值等)结果,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线条图的高宽比例约为5∶7。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用另纸标出,不能直接标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用铅笔注明作者姓名、图序号及图的上、下方向。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片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如图、表引自其他刊物,应注明出处。
7)计量单位:按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三版)一书为准。计量单位符号用正体。正文中,凡时间单位天、小时、分钟及秒前面带有具体数据时,均用相应的符号(d、h、s)表示。血压及人体压力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 Hg),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 Hg与kPa的换算系数(1 mm Hg=0.133 kPa)。人体的血药浓度单位,其分母用L。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不能多于1条。
8)数字:公历世纪、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为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234.5678”应写成“1 234.567 8”,但序数词、年份、页数、部队番号及仪器型号等均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10%~60%不能写成10~60%,(21.5±0.4)%不能写成21.5±0.4%。带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在每个数值后均带单位,如1 cm×2 cm×3 cm,不能写成1×2×3 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