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塔形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松塔形墨

松塔形墨

制造年代: 东汉

材料: 松烟

规格: 高6.2厘米,直径3厘米

收藏地: 中国历史博物馆

介绍

197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西郊出土。我国古代墨的使用可上溯到商代甚至更早。殷墟出土的距今三千年的甲骨上,有红色和黑色的字迹,经过化验,红色是朱砂,黑色是碳素单质(即今墨的主要原料)。依据文献,上古之墨用途主要有三种:一是墨刑,即在罪犯面上用墨刺字,后世称“黥面”;二是墨绳,建筑上以墨线定曲直;三是墨龟,巫师用墨画在龟甲兽骨上,以火灼烧,视其裂痕,以定吉凶。考虑到商代用墨已很普遍,所以很可能在考古发现中找到更早的用墨痕迹。

不过早期的墨是取诸天然的石墨,是粉末状的。人工制的墨丸因其是碳素单质(烟、煤)与动物胶相调和加工而成的,动物胶较易变质,年深日久,墨即自行损坏,所以早期人工制墨难以保存。目前所见最早的是1975年湖北省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一块墨丸,较早的还有湖北省江陵凤凰山西汉文帝十三年(前167年)墓出土的瓜子形墨丸、山西浑源毕村西汉墓出土的圆锥形墨丸等。在望都汉墓壁画里,也发现了椭圆形墨丸的画面。这枚松塔形墨黑腻如漆,烟细胶清,手感轻而致密,虽埋藏地下1800余年,仍未龟裂,其完整好似刚刚脱模,很可能是当时的极品。如果我们参照河南陕县刘家渠东汉墓出土的五锭残墨可以看出,此时的墨可直接用手把握,在砚上研磨,不需另置砚石了,这无疑是墨史上一个重大的发展。

据东汉末年应劭撰《汉官仪》称:“尚书郎起草,月赐辁糜大墨一枚,辁糜小墨一。”??糜(今陕西千阳)是汉时著名的制墨地。松塔形墨出土地距离??糜不远,据推测,它可能就是??糜所产之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