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龙镇
都龙镇
云南省马关县都龙镇都龙镇地处云南马关县东南部,富饶神奇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脚下,镇党政机关驻地(都龙)距县城马关23公里。东邻麻栗坡县猛硐乡,西、北面分别与金厂、夹寒箐、马白、南捞等镇交界,南与越南河江省箐门、黄树皮两县接壤,国境线58.4公里,目前5号界、7号界已与越南实现公路对接,8号界已即将对接,是文山州、马关县的一个边境、少数民族、矿业重镇。
全镇总面积211.89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153个村(居)民小组,有6659户家庭户,总人口 30836人,其中苗、壮、彝、瑶、傣等10种少数民族人口占67.3%。境内最高海拔2579.34米,最低海拔534米,年平均气温I6.3℃,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全镇有耕地3.6万亩,另有热区荒山1.5万亩,传统经济作物主要有荔枝、香蕉、草果、八角等。境内矿产资源尤为丰富,其中锌矿储量达365万金属吨,锡矿储量约30万金属吨。为全国第三、全省第二大锡都,铜、铅、钨等矿藏储量也很可观。全镇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一是矿业,二是小集镇开发和第三产业。下步主要寄希望于草果、八角、荔枝、香蕉、畜牧业等传统产业和亚麻、黄柏等新鲜产业的开发。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06亿元(新口径价,不含都龙锡了),地方财政总收入570万元,比上年增长84%,农民人均有粮358公斤,人均纯收入972元。
都龙镇党委下设17个党支部,有中共正式党员465名,其中机关党员127名,农村党员339名。
本镇特色改革开放以来,都龙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繁荣兴旺。先后获得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全国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文化先进县、云南省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先进单位等殊荣。
都龙,这颗云贵高原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已引起海内外的瞩目,她正以亲商、双赢、诚信的理念,优良、优美、优质的环境,务实、高效、创新的服务,期待着海内外投资者的合作,共创辉煌。
都龙镇党委政府根据都龙实际工资,将全镇压的社会经济发展思路 归纳为“六个三”。即“强化水、电、路
三大基础;壮大矿、果、畜三大支柱;启动蔬菜,亚麻,速生丰产林三个新鲜产业;开发八角;荔枝,特色仪器三个拳头产品;加强班干部作风,文明集镇和开放环境三大建设;实现增强经济活力,提高文明程度,推动社会进步三大目标。
2003年,全镇完成工农业生产总值(按现价新口径统计,不含都龙锌锡公司),23979.7万元,同比增长7.9%;乡镇企业总收入完成32143万元,同比增长11.9%;地方财政收入261.6万元,同比增长6%;财下支出178.2万元,财政支出增幅小于收入增幅,实现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并略有节余;农村经济总收入4800万元,比2002年的4119万元增长14.3%;农民人均有粮365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65公斤,人均纯收入1101元,分别比2002年的364公斤、1079元增长了0.3%、2%;总人口1457人,比2002年的3116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制在10%。
交通现状都龙是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的一个边陲重镇,距文山州府93公里,距马关县城23公里,距越南直线距离8公里,距已形成一定规模的邱北普者黑210公里,距举世瞩目的老山140公里,距中越边境的云南河口100多公里,已形成公路网络.
山水气候都龙属低纬度亚热带东部型山地季风气候。由于海拔高低差异大,同一地区的气候温差也罗悬殊,局部地区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具体气候。具有低坝河谷炎热,中山浅丘温暖,高山温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干雨季分明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6.9℃,1月平均气温9.6℃,7月平均气温21.7℃,年最高温度32.2℃,低海拔河谷区右达38℃;年最低温度-4℃,全年无霜期333天,年均霜日6天;年平均降雨量1345毫米,最大降雨量1776毫米,最小降雨量1027毫米,年均降雨186天。年平均日照1804小时。太阳总幅射全年122.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3%。
地理环境马关县都龙镇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省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脚下,距县城23公里,距州府文山100公里左右,距省城昆明400多公里,东邻麻栗坡猛峒乡,南与越南黄树皮、门两县接壤,国境线长58.4公里,有两条公路与越南对接。
全镇国土面积211.89平方公里,辖8个村委会153个村民小组。闻名全国的曼家寨矿区,是处商投资佳境和创业宝地。